寺门山麓峙,当面更青山。
渺有烟霞想,谁参秘密关。
僧穿松径去,童汲井华还。
尘海茫茫远,三生梦觉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寺景象。
第一句“寺门山麓峙”,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山门前,巍峨的山峰矗立在脚下,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第二句“当面更青山”,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象。寺庙面对着更加葱郁的青山,显得格外美丽壮观。
第三句“渺有烟霞想”,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赞叹之情。眼前的烟霞似乎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第四句“谁参秘密关”,诗人在此设问,引人深思。这一句表达了他对寺庙中隐藏的秘密的好奇和向往。
第五句“僧穿松径去”,描述了一位僧人正穿过松树林小道的情景。这里,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第六句“童汲井华还”,描绘了孩子们正在井边打水的场景。这里的“井华”可以理解为井中的泉水或水花,象征着纯洁和希望。
第七句“尘海茫茫远”,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世界的感慨。这个世界就像一片无尽的尘埃海洋,让人感到迷茫和无助。
第八句“三生梦觉间”,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佛教的典故,表达了人生如梦,一切都将过去的思想。这里的“三生”指的是前世、今生和来世,而“梦觉间”则意味着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最终都将归于虚无。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寺庙景象,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性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