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如膏沐,能添竹树鲜。
石桥分野望,云日澹川烟。
僧笠归花外,渔舟系柳边。
村村逐芒种,播谷满菑田。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事件根据诗句内容和思想情感来分析即可。

首句“时雨如膏沐”,用拟人手法,以膏沐喻雨,形象地写出了雨势之大;“能添竹树鲜”,则写出了雨后景色之美。

第二句“石桥分野望,云日澹川烟”,点明地点、时间、人物,并写出了景物之美丽,“澹”是淡的意思,“川烟”即指山间烟雾缭绕。

第三句“僧笠归花外,渔舟系柳边”,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图景,“僧”“渔”是两个普通百姓的形象,他们过着平静的生活。

第四句“村村逐芒种,播谷满菑田”,描写了农家忙种的情景,“芒种”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正是农事活动频繁的时候;“菑”是指庄稼地。

【答案】

译文:

时雨像润发膏一样使草木更加鲜绿,石桥上分界田野远望,云烟轻拂着江面,雾气弥漫。僧人头戴斗笠归家,在花丛中,渔船拴住杨柳岸边。处处都忙着抢种芒种,稻谷撒向田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雨过天晴之后所看到的景色,表现了农村春耕时节的繁忙景象。首句用“如膏沐”比喻雨大,用“添”字突出了春雨的滋润,写出了雨后景色之美。“石桥分野望,云日澹川烟”两句写诗人站在石桥上眺望远方,只见云雾缭绕,山岚迷蒙,一派田园风光。三四句写近景,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图景,“僧”“渔”是两个普通百姓的形象。四五句写远景,描写了农家忙种的情景,“芒种”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正是农事活动频繁的时候。五六句写远景,描写了田间一片丰收的景象,稻谷撒向田地,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