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烽火照京西,百二河山厌鼓鼙。
策士两年心欲腐,边城千里血为泥。
榆关有急时传箭,枫陛无人夜刺闺。
便欲狂排阊阖叫,天高瑶圃听犹迷。
西宁警报
西宁烽火照京西,百二河山厌鼓鼙。
策士两年心欲腐,边城千里血为泥。
榆关有急时传箭,枫陛无人夜刺闺。
便欲狂排阊阖叫,天高瑶圃听犹迷。
译文
在西宁,战争的火光照亮了京城西部,万里河山厌恶战争的鼓声。
两年的时间里,许多策士的心情已经变得厌倦,边城的将士们忍受着无尽的痛苦。
在榆关,战事紧张时,士兵们日夜传递紧急信息,而在皇帝的宫殿中,无人问津。
我渴望能够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冲破重重阻碍,但天空如此之高,瑶圃之门却依旧难以接近。
注释
- 西宁烽火照京西:在西宁发生的战斗,火光映照着京城的西边。
- 百二河山厌鼓鼙:百二山河(指中国国土)厌倦了战争的鼓和琵琶声。
- 策士两年心欲腐:两年里,许多策士(即谋士)的心情已经变得厌倦。
- 边城千里血为泥:边城的士兵牺牲巨大,鲜血染红了大地。
- 榆关有急时传箭:在战事紧张时,士兵们日夜传递紧急信息。
- 枫陛无人夜刺闺:在皇宫中没有人关注这些情况。
- 便欲狂排阊阖叫:我渴望能够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
- 天高瑶圃听犹迷:即使天空如此高远,瑶圃之门也依然无法接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反映战争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西宁烽火、战争的紧张氛围以及士兵的痛苦生活,展现了战争对国家和个人的巨大影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