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厌长安十丈尘,君恩许作岭南人。
桑榆老态元思暖,桃李公门敢竞春。
欲觅丹砂勾漏近,行看白雉越裳亲。
烟波云岫随吾适,不向长沮更问津。
【注释】
①粤:广东。臬:古代称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副,副将。命:下命令。下:下达。
②长安:今西安,当时为唐都城,在长安。十丈尘:京城的繁华景象。
③君恩:君主的恩德,指皇帝。作:任用。岭南:指广东。人:这里指做官。
④桑榆:晚景。元思暖:本指晚年生活安闲舒适,但这里反用其意,表示年老多忧。
⑤公门:官府的门庭,比喻仕途。敢竞春:敢于与春天争艳。
⑥勾漏:传说中的炼丹之处,即今广东罗定县一带。丹砂:一种矿物药,可以入药或入画,是制作颜料的原料。勾漏近:在勾漏这个地方。
⑦白雉:白色雄鸡,古人以为瑞鸟。越裳:古国名,传说中越裳国的国君向周穆王进贡白雉,后来周穆王派使者去越裳,两国结为友好国家。亲:通“姻”,结交,结亲。
⑧烟波云岫:云雾缭绕的山峰。随吾适:任凭我随意而去。长沮、长沮者沮(jū)溺(nì),春秋时两位隐士。问津:询问渡口的地方。津,水边渡口。
【译文】
很讨厌京城的尘土飞扬,君王准许我在岭南做官。
年迈的神态本想安闲舒适,桃李之门敢与春天争辉。
想去勾漏找丹砂炼丹,再去看那越裳的白雉交配。
随着烟雾云霭任意漂流,不再向长沮长沮问渡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赴岭南任职时所写。诗中表达了对朝廷任命的感激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希望摆脱朝廷束缚、向往自然、归隐田园的愿望。首联写自己厌倦了繁华的京城生活,渴望到岭南去做官;颔联写自己虽然已年迈,却仍怀有报国之志;颈联写自己在岭南能与勾漏、越裳等地的奇珍异宝亲近,并期望着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抱负;尾联则表达自己要摆脱朝廷的羁绊,自由自在地游历天下。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乡土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