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未许彻宸聪,万里投边惜去骢。
空使士林传谏草,肯怜宦迹逐飘蓬。
人间未办函牛鼎,塞上聊看失马翁。
拂拭芙蓉光照室,凭君西去倚崆峒。
蔡台甫侍御谪马邑幕府
一封未许彻宸聪,万里投边惜去骢。
空使士林传谏草,肯怜宦迹逐飘蓬。
人间未办函牛鼎,塞上聊看失马翁。
拂拭芙蓉光照室,凭君西去倚崆峒。
注释:蔡台甫(1276—1348),字子中,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国子祭酒、中书平章事,赠太师,封魏国公。马邑,地名,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宸聪,皇帝的智慧和洞察。《汉书·董仲舒传》:“天者,百神之君也,君王不请而朝之,所以助精诚而行令也。”《史记·殷本纪》“帝辛崩,太子启立,是为纣王。”《淮南子·原道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龙登天;民见鬼怪;有奇形;能幽能明,日月服焉。”骢,即白头騂,一种良马。司马相如《上林赋》:“白头騂骊。”后因以为称颂骏马的典实。函牛鼎,指古代青铜制的盛物器,用铜铸造。牛鼎是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故以函牛鼎喻指国家重器或重要之物。“牛鼎”一词,亦用以形容朝廷大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齐侯使公子买鞍乘马,与展喜会于肴,曰:‘余少而自艺,于游何知?’”。《左传》:“齐侯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杜预注:“齐侯以展禽为将,喜为副。”《国语·鲁语上》:“吾闻之也……夫牛蹄之鱼,釜鬵之肉,不若死权之在廷也。”《左传》:“齐侯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函牛鼎”亦用以形容朝臣。李贺《致酒行》:“吾歌可被诸郎听,诸郎听我说杯觞。”飘蓬,随风飘荡的飞蓬。李贺《苦昼短》:“东风吹落乌江雪,千里无人收马骨。”芙蓉花。李贺《开愁果》:“芙蓉脂肉绿云鬟,秋水凝霜肺腑寒。”崆峒山,在甘肃省平凉市东南。崆峒山,又名崆峒山。山势雄伟险峻,主峰海拔二千四百五十二米。山上岩石嶙峋,多洞壑。山前有一巨石横卧,状如巨阙,俗称“天梯”,“天门”,为道教名山之一。唐初建庙于此,名“崆峒观”,又名“崆峒府”,“崆峒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