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挂高树,秋林生远风。
凄凉千里色,都入客心中。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手法以及情感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所给提示进行具体的分析答题。

首先从“汝阳晓发”一句中可以得知诗人是早晨离开的,所以“晓”指早晨。“残月挂高树,秋林生远风”一句中,残月挂在高高的树上,秋风拂过千里之外的树林,可见秋天的景色。“凄凉千里色,都入客心中”一句中,凄凉的秋色千里之外弥漫开来,全都融入了游子的心头。这几句描绘的是诗人清晨出发的情景:残月高悬在高高的树枝上,秋风吹过千里之外的树林,凄凉的秋色笼罩着千里之外的地方,这些景物都深深地印在了诗人的心里。诗人运用视觉和触觉相结合的写法来写景,使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答案】

译文:清晨我离开了汝阳,残月挂高枝,秋风扫过千里树林,凄凉的秋色笼罩千里之外,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头。

赏析:

首联先写诗人清晨出发时的所见所感。“残月”,指新月,因为天色尚早,月亮还未完全升起,所以说是“残月”。 “挂高树”,指月亮挂在高高的树上,说明时间是在傍晚或晚上。“秋林生远风”,指秋风拂动千里之遥的树林。两句写诗人早起,出门时看到的自然景象。“凄凉”二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千里色”,指千里之外的景色,即秋天的景色。这两句写诗人早起时所看到的自然景象,也暗含了游子离家的伤感。

第二联进一步写诗人看到的景象:诗人早起出发,一路上看到了残月挂在高高的树枝上,秋风拂过大地,吹过千里之外的树林,使得整个景色显得十分凄凉。这里的“凄凉”一词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景色的凄凉,更写出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助,使人产生深深的同情之情。

第三联写诗人一路上的感受:一路上,诗人看到残月挂在高高的树枝上,秋风拂过大地,吹过千里之外的树林,使得整个景色显得十分凄凉。这里的“都入客心”一词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景色的凄凉,更写出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助,使人产生深深的同情之情。

全诗以景起兴,通过描写诗人早起时所看到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