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底繁阴月易藏,无端寒露泣寒螀。
残秋莫坐空堂夜,二十五声点点长。

【注释】

夜坐:夜晚坐着不动。

柳底:指杨柳树底下,暗用《诗经》“杨柳依依”句。繁阴:浓密的树荫。

月易藏:月亮容易隐藏在树叶之间。

寒露:秋露。

寒螀(jiā):寒蝉。

二十五声:指五更鼓声,古人认为五更鼓声有二十四下、二十五下、二十五一下之分,此处泛指深夜的鼓声。

点点长:形容鼓声连绵不断。

赏析:

此诗写夜坐所见所感,以“无端寒露泣寒螀”起句,写深秋之夜,月照柳阴,露凝如珠,而寒蝉悲鸣,声声切切,令人心惊。“残秋莫坐空堂夜”,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说明诗人夜坐已久,此时已是秋末。“二十五声点点长”,写夜半时分,二十五声鼓响,声声入耳如诉。

全诗描写细腻,情景交融,既写景又抒情,寓情于景之中,情景互为补充,浑然一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