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闻归雁,江东忆故人。
高山千里梦,芳草十年春。
吟苦先催老,心安却耐贫。
吴门他日过,书院许谁邻。
《寄杨君谦二首·其一》是明朝普泰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及对生活状态的淡然处之。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逐句释义:
- 都下闻归雁:在京城中听到北方飞来的大雁。都城指的是北京,“归雁”则是指秋天南迁的大雁。普泰用此意象抒发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 江东忆故人:在江东地区(今江苏一带)思念老朋友。江东古时指长江以东的地区,这里代指江南地区,普泰在这里回忆与故人的往昔情谊。
- 高山千里梦:梦想中的家乡景象宛如高耸入云的山峦,连绵不绝。这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 芳草十年春:春天到来时,那曾经熟悉的草地依旧郁郁葱葱。这里的“芳草”象征着故地的春意,而“十年春”则暗示了长时间的离别。
- 吟苦先催老:长时间吟诵诗文使得自己过早地衰老。这一句反映了普泰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这种热爱所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
- 心安却耐贫:内心虽然平静但能够忍受贫穷。这句表达了普泰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心态。
- 吴门他日过: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苏州的吴门。吴门指的是苏州,这里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
- 书院许谁邻:在书院(古代私学)里希望能有个知己作伴。书院是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这里反映了普泰对于学问和交往的重视。
《寄杨君谦二首·其一》是一首充满怀旧之情和淡泊名利之作。普泰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在文学创作和人生经历中所体现出的坚韧和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