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涨晴岚,秀色渥如赭。
天寒山鸟啼,月白林猿下。
仙人读书台,石磴哀湍泻。
【注释】
峡口,峡口山口。涨晴岚:指峡口一带晴日的山岚。渥如赭(hè):颜色深红,像赭石那样的颜色。
天寒:天色寒冷。鸟啼:鸟儿鸣叫。
月白:月光如白练般明亮洁白。
猿下:山猿在树林中跳跃下来或从树上下来。
仙人读书台:相传为古代仙人修炼的地方。
石磴(dèn):石台阶。
哀湍泻(tuān xuè xiè):水流湍急地倾泻而下。
赏析:
《藤江诸胜其二》
峡口涨晴岚,秀色渥如赭。
天寒鸟声切,月白人语歇。
松间闻磬响,竹里听经发。
此诗是诗人游览藤江后所作。“峡口”是诗的开头一句。峡口即峡江口,峡江口是长江三峡之一,位于宜昌市西陵区境内。诗人登上峡口山口,只见晴朗的天气里,山岚缭绕,色彩深红,像赭石那样的颜色。第二句写峡江口一带山色之美丽,色彩之浓烈,景色之壮观。峡口的景色既壮美又迷人。诗人站在峡口山口放眼四望,只见天空万里无云,群岭苍茫,万山竞秀,层峰耸入云端;江流奔涌,波涛滚滚,水声轰隆震耳欲聋。诗人不禁赞叹道:“啊!峡江口真是个天然画卷!”“秀色渥如赭”,用浓墨重彩把峡江口的美丽景色描绘出来。第三句紧承上句,进一步赞美峡江口的美景。峡江口山高林密,地势险峻,气候严寒,冬天时更是冰天雪地,飞雪漫山,一片银白世界。这时,山中的树木被冰雪覆盖,树枝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珠,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仿佛在奏响一支欢快的交响乐。在这寂静而幽静的环境中,不时传来阵阵猿啼声和鸟叫声,那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时而在树梢回荡,时而又在山谷回旋,给这寂静的世界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情趣。第四句写夜晚的景色。月亮升起后,夜色更加清幽宁静。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照亮了整个山林。此时,山林中的树木、花草、流水等一切都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之下。诗人陶醉于这美丽的夜色中,不觉有些困倦。忽然,从树林深处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原来是几只山猿正在跳跃着从树上下来,或者在树林中嬉戏、追逐、欢跳,发出阵阵欢快的声响。诗人被这一景象深深地吸引住,久久不愿离开这里。第五句写夜半时分的情景。此时,月光照耀下,一片洁白如玉,犹如天上瑶池一般。这时,一位仙风道骨的老僧正悠然自得地坐在崖壁上读书,他的身影映衬在清澈的溪水上,显得格外高大挺拔。老僧读的书非常精彩,令人心驰神往。第六句写山间景色。诗人漫步至一处幽静之地,只见一座石砌台阶陡峭险峻。他沿着石阶缓缓前行,只见沿途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诗人感叹道:“啊!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它创造了如此美丽的山水景色。”第七句写瀑布之声。诗人继续前行,来到一条溪流旁。只见溪流湍急地冲刷着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诗人凝神倾听,似乎听到了那激越奔腾的瀑布之声。第八句写瀑布之上的情景。诗人抬头仰望,只见一道彩虹横亘天际,与瀑布交相辉映。瀑布如同仙女撒下的珍珠项链,晶莹剔透,熠熠生辉。第九句写诗人的感受。诗人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风光,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和激动之情。他情不自禁地吟唱起美妙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啊!我多么想与仙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光呀!”最后一句点题。诗人以“仙人读书台”作为结尾,将整首诗的主题推向高潮。仙人读书台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神秘地点,据说是仙人修炼的地方。如今已不复存在。但诗人仍能通过想象去感受那里的美好景色和神秘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