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中流孤屿净,青螺半点湘妃影。
柳繁翠黛月如流,树拥绿云天作镜。
【注释】
- 登屿耸鬟:登上小岛高高地翘起发髻,形容山势险峻。
- 一水中流:一江之水流淌着。
- 孤屿净:孤零零的小岛。
- 青螺:形容山的形状像青色的螺壳。
- 湘妃:指舜帝的妻子,娥皇、女英二妃,传说她们在湘江溺死,舜帝追悼她们,眼泪滴到湘江的水里变成斑竹。
- 柳繁翠黛:绿柳如黛眉。
- 树拥绿云:树木郁郁葱葱如同绿色的云彩。
- 天作镜:天空就像一面镜子。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了一幅秀丽的山水风光图,画面以“一水中流”开头,然后依次描绘了孤屿、青螺、湘妃、翠黛、绿云和天镜等景物,最后收束全篇于“月如流”一句。
诗的首句“登屿耸鬟”,写诗人站在山上,远望江中那一座孤立而清静的小岛,其上仿佛有佳人正在梳妆打扮,形象地勾勒出小岛的秀美与宁静。“一水中流孤屿净,青螺半点湘妃影”,这两句是此诗的精华所在,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把小岛比作青螺,将湘妃的倩影融入其中,使整个景象更加生动传神。
接下来的“柳繁翠黛月如流,树拥绿云天作镜”,则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展现了这一美丽景色。“柳繁翠黛”,写出了柳条繁密,宛如女子的黛眉;“树拥绿云”,则写出了树木郁郁葱葱,如同绿色的云朵。而“天作镜”,更是点出了天空的明净与湛蓝,仿佛是一面巨大的镜子。
最后一句“月如流”,则是整幅画面的点睛之笔,它不仅点明了时间,也暗示了诗人此刻的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清新,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