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礼
【注释】 峡口,峡口山口。涨晴岚:指峡口一带晴日的山岚。渥如赭(hè):颜色深红,像赭石那样的颜色。 天寒:天色寒冷。鸟啼:鸟儿鸣叫。 月白:月光如白练般明亮洁白。 猿下:山猿在树林中跳跃下来或从树上下来。 仙人读书台:相传为古代仙人修炼的地方。 石磴(dèn):石台阶。 哀湍泻(tuān xuè xiè):水流湍急地倾泻而下。 赏析: 《藤江诸胜其二》 峡口涨晴岚,秀色渥如赭。 天寒鸟声切
【注释】 1. 登屿耸鬟:登上小岛高高地翘起发髻,形容山势险峻。 2. 一水中流:一江之水流淌着。 3. 孤屿净:孤零零的小岛。 4. 青螺:形容山的形状像青色的螺壳。 5. 湘妃:指舜帝的妻子,娥皇、女英二妃,传说她们在湘江溺死,舜帝追悼她们,眼泪滴到湘江的水里变成斑竹。 6. 柳繁翠黛:绿柳如黛眉。 7. 树拥绿云:树木郁郁葱葱如同绿色的云彩。 8. 天作镜:天空就像一面镜子。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分析关键词。解答此题要明确答题范围、答题方向、答题原则。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注释分析,做到准确、流畅。 “秋高霜降馀”,“秋高”是说天气晴朗,“霜降”,即秋末冬初霜降的时候。秋天的天气,天高气爽,霜降后,气候转凉,水也变浅了,石子露出头来像牙齿一样
【注释】 藤江:指流经藤县境内的浔江。藤江诸胜:即指藤江两岸的风景名胜。其二:此诗为第二首。 削铁:形容山崖陡峭如刀削一般。太古:远古,古代。 班班:雨滴稀疏貌。湿秋雨:秋天的雨多而密。 中流:江流中央。掀舞:掀动,摇动。 【赏析】 这首诗写秋夜行舟经过藤江两岸风景时的感受。诗以“断崖如削铁”起笔,勾勒出藤江两岸峭壁高耸、险峻挺拔的景象,接着用“开辟自太古”一句点明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天然景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所作,全诗如下: 登屿耸鬟其一(一作“凌波仙子侬家近”) 凌波仙子水仙宫,昨夜还曾入梦通。 明艳照人秋水净,娇娆恼人雪肌红。 译文: 凌波仙子住在水仙宫,昨天夜里还曾进入我梦中。 她的美色清澈如秋水,肌肤娇艳像雪一般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容貌和气质,表达了对她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诗中的女子被比作“凌波仙子”,这个形象本身就充满了神秘和美丽
【解析】 “东山夜鸿蒙”意思是:东面的山在黑夜之中,如同一片混沌。 “夜色白如昼”意思是:夜色如此明亮,犹如白天一般。 译文为:东面的山在黑夜之中,如同一片混沌,夜色如此明亮,犹如白天一般。 “明月斗牛间,江动金波溜”意思是:一轮明月高悬于天空,银河倒映在江中,月亮在星群间穿行。“江动金波溜”意思是:江水在月光的照耀下,像金子一样闪耀。 “步归松径深,青露湿衣袖”,意思是
【译文】 翠绿色的山峦环绕着这座孤城,仿佛是一幅郁郁葱葱的锦绣画卷。 松树的顶端云雾缭绕不散,秋天的景色映衬在窗帘上。 【赏析】 《浮金桥》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浮金桥的秀色风光。全诗意境优美,色彩绚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注释】 1. 藤江:即长江。 2. 亭亭耸高髻:亭亭,高耸的样子。高髻,指山顶上高耸的岩石。 3. 螺堆:形容云朵像螺旋一样堆积。晚雾浓,傍晚时雾气浓密。 4. 翠滑春云细:形容春云的颜色鲜绿而细腻。 5. 徘徊顾清影,澄江去无际:徘徊,来回走动。清影,指江上的倒影。 6. 澄江:清澈的江水。去无际:没有边际,看不到边。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描绘了江边景色的美丽和诗人的感受。
【注释】 泊舟沧海边——泊舟:停船。沧海,大海。 化剑已成龙——化剑:变剑。 刻舟是何人——刻舟:在船上刻记号。 怀古重惆怅——怀:怀念。重:又。怅惘:失意、忧伤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诗人泊舟海边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和由此触发的联想。首联写诗人来到海边,心情十分高兴,因为这里海阔天高,无拘无束。颔联由眼前之景生发联想,化剑已化为龙,春浪翻滚,桃花盛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注释】 海日照:太阳照射在海面上。珠宫:指珍珠宫(传说中的仙山),这里代指海上的蓬莱三岛。隐见:时而隐约可见,时而又完全不见。神人:指神仙和仙人。经行:行走。风雨助飘忽:风雨使海浪汹涌澎湃,云雾缭绕变幻。萧索:萧条冷落的样子。 【赏析】 此诗描写海上日出,写景生动,意境高远。首句写阳光从海面升起,照亮了珍珠般晶莹的宫殿——蓬莱三岛;接着两句写日光下,海水中的龙宫时而隐约出现,时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