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既有竹,决水复有渠。
经年水在眼,阶除到江湖。
好鱼数百头,饼饵日供须。
新泉呷复吐,点缀尽成珠。
善识上官面,更容生客呼。
但恐一宕失,永为山下枯。

中兴福寺观鱼

掬水既有竹,决水复有渠。

经年水在眼,阶除到江湖。

好鱼数百头,饼饵日供须。

新泉呷复吐,点缀尽成珠。

善识上官面,更容生客呼。

但恐一宕失,永为山下枯。

注释:

  1. 掬水既有竹 - 形容水中有竹子生长。
  2. 决水复有渠 - 表示水源丰富,可以引水灌溉。
  3. 经年水在眼 - 指池塘的水常年清澈见底,如同眼睛一般。
  4. 阶除到江湖 - 表示池塘的水面一直延伸到湖中。
  5. 好鱼数百头 - 描述池塘中有大量好的鱼类。
  6. 饼饵日供须 - 指每天提供鱼饵供鱼食用。
  7. 新泉呷复吐 - 表示池塘中的水是新打的井水,水质清甜。
  8. 点缀尽成珠 - 比喻池塘中水草和小鱼相互映衬,如同珍珠般美丽。
  9. 善识上官面 - 指池塘的主人善于识别并照顾上级官员的需求。
  10. 更容生客呼 - 表示池塘主人乐于接待外来客人。
  11. 但恐一宕失 - 担心一旦池塘被废弃,就会失去这个美景。
  12. 永为山下枯 - 表示如果池塘被破坏,将永远失去其美丽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兴福寺附近的一个池塘景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池塘的美景,以及池塘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通过对池塘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保护和珍惜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语言,如“掬水既有竹”、“决水复有渠”等,生动地展现了池塘的自然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保护的担忧,呼吁人们要珍惜这些美好资源。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自然的和谐之美,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