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阿罗汉,住世亦无住。
见色非真实,标谓恐成误。
【注释】
罗汉峰:山峰名,位于嵩山少室山中。
五百阿罗汉:指佛祖的五百个弟子。阿罗汉:意译为“阿罗汉”,指修行者达到的一种境界。
亦无住:没有固定的住处,比喻心无挂碍,随缘而安。
标谓:标志,指代。
恐成误:恐怕会陷入错误。
【译文】
嵩山少室山上有三十六座峰,其中罗汉峰最为著名。这三十六座峰中共有五百个阿罗汉,他们在这世间居住时也没有固定的住所。他们见到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明白它们并非真实的,只是象征性的代表而已,他们担心自己一旦产生执迷,就会陷入错误的判断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洛阳女儿行》的序诗。它描写了嵩山少室山中的罗汉峰。罗汉峰高峻险峭,云雾缭绕,景色迷人。诗中提到的五百阿罗汉,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五百个弟子的简称,他们都是修行者,已经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他们在人间生活时没有固定的居所,随时都可能改变位置,这就是所谓的“亦无住”。
诗的后两句“见色非真实,标谓恐成误”进一步描绘了这些阿罗汉们对于世间万物的看法。他们认为,看到的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不能当作真实来对待。这种看法体现了他们的修行成果和境界。同时,他们也担心自己的执迷会导致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到修行的效果。
这首诗通过描绘罗汉峰的自然风光和阿罗汉们的修行状态,展示了佛教文化的魅力。同时,诗中的“亦无住”、“见色非真实”等词语也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万物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