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才过齿即危,却惭犹未及衰期。
字音不敢分明道,肉味非因咀嚼知。
尘世于人刚可戒,贫官何物软相宜。
闲中尚觅神医术,恐负蒸民第五诗。
【注释】
齿动:指牙齿的动摇。
四十才过齿即危:意谓四十岁时,齿已动摇,年事已高。
却惭犹未及衰期:却惭愧地感到,自己还没有到衰老的时候。
字音不敢分明道:不敢清楚地说出自己的字音。
肉味非因咀嚼知:肉的味道不是通过咀嚼才知道的。
尘世于人刚可戒:尘世对人来说刚可以警戒。
贫官何物软相宜:贫寒的官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闲中尚觅神医第五诗:闲暇之中还在搜寻神医的故事作为第五首诗。
【赏析】
这首五绝是写一个中年官吏在晚年时仍不自满、勤奋自励,为百姓造福的精神风貌。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齿动”“四十才过齿即危,却惭犹未及衰期”,写诗人齿摇年老而自觉惭愧尚未到老之年,说明诗人虽身居官场却心怀天下,关心民众疾苦。
后四句“字音不敢分明道,肉味非因咀嚼知。尘世于人刚可戒,贫官何物软相宜”则写诗人在官场生活了几十年,深知官场生活的险恶和腐败,因此,不敢明言自己的字音(即不敢公开承认自己是贪官)以免被揭发,更不敢说自己是“肥头大耳”的大贪污犯,只能以“清贫之官”自诩,以掩饰自己的罪行。这里,“字音”“肉味”都暗指贪赃受贿,而“尘世”“贫官”则是指官场上的种种丑恶现象。
最后两句,用“闲中尚觅神医第五诗”来表示,尽管自己已到了晚年,但在余暇之中仍不忘为国家、为人民造福。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