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江汉有垂纶,潇洒人间六十春。
卜式向来能拜汉,园公老去爱逃秦。
剑悬新墓松三尺,鹤吊空庭月一轮。
简点当年高士传,名流相顾欲沾巾。
【注释】
曾闻江汉有垂纶:曾经听到过江边有钓鱼的人。垂纶,垂钓。
潇洒间人间六十春:潇洒地度过了人世间的六十个春秋。
卜式向来能拜汉:以卜式为例,说明汉朝时期有人能为百姓做事。
园公老去爱逃秦:指秦末刘邦被项羽击败后,东逃时曾路过彭城(今徐州),受到一些故旧的欢迎。
剑悬新墓松三尺:用剑悬挂在新坟旁松树上表示哀悼。
鹤吊空庭月一轮:以鹤自比,表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简点当年高士传:简要叙述当年那些高洁之士的事迹。
名流相顾欲沾巾:与故人相顾,都忍不住要落泪。名流,指知名人士。
【赏析】
此诗首章写友人之死,次章写其生前为人,末章回忆往事。
首章“曾闻江汉有垂纶”,诗人从江汉垂钓的传说写起。江汉,长江、汉水的合称,泛指南方地区。垂纶,即垂钓,古代的一种游艺。诗人用典,暗喻友人的品格,如垂钓者一样不慕名利,清高脱俗。“潇洒人间六十春”一句,则概括友人一生。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友人却活了六旬有余,这在封建时代是不多见的。这里既赞美友人的高寿,又表达了对他过早去世的惋惜心情。
次章“卜式向来能拜汉”,诗人以汉朝的开国功臣卜式为例,称赞朋友生前为民请命,为政清廉。“园公老去爱逃秦”一句,则是说朋友年迈体衰之后,仍不忘报效国家,不愿做秦朝的臣子。两句之中,既有对友人过去功绩的称颂,又有对他晚年仍不忘报国的同情;既有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誉,也有对他命运的惋惜。
末章“剑悬新墓松三尺,鹤吊空庭月一轮”两句,写诗人在朋友墓前吊唁的情景,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人把自己比作鹤,把朋友比作松树,以松柏常青比喻朋友永垂不朽的精神。“简点当年高士传”一句,则是说诗人简要叙述了当年那些高洁之士的事迹,以此来表达他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抒情,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