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黄屋闭青山,十载雍熙想像间。
睿藻向来金匮秘,宸游长罢玉泉闲。
苍林回合春流断,紫雾冥蒙昼殿关。
始信霸陵留俭德,试看阶玉点苔斑。

【注】谒景陵:唐宣宗李忱的陵墓,在陕西蒲城县西。这首诗是李商隐于大顺二年(891)冬到泾县任县尉时所作的。

宣宗李忱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也有所恢复,社会比较安定,史家称之为“永泰隆洽”(见于《旧唐书·本纪第一》)。诗中所写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政治情况。

首联:“宣宗黄屋闭青山,十载雍熙想像间。”

这两句说,皇帝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车子,从长安出发来到泾县去祭奠宣宗的陵墓。当时正是深秋,山青树红,景色宜人。

颔联:“睿藻向来金匮秘,宸游长罢玉泉闲。”

这两句说,皇帝的文采高超而深邃,就像古人所说的“经天纬地”那样;皇帝出游时常常在玉泉寺休息。玉泉寺位于泾阳县西北三十里处。

颈联:“苍林回合春流断,紫雾冥蒙昼殿关。”

这两句写泾县的景色:春天的山峦重叠,回环曲折;山涧的流水中断了,好像要跟皇帝告别似的;宫殿的大门紧闭,好像要休息一样。

尾联:“始信霸陵留俭德,试看阶玉点苔斑。”

末联说,皇帝在霸陵上留下了俭朴的美德,现在来看这些台阶上的玉石已经长出了苔藓。霸陵即霸陵山,在今西安市东约25公里处,汉文帝刘恒葬于此。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咏史抒发感慨,对唐宣宗在位时的“十载雍熙”,表示出由衷的赞颂之情。

首联:“宣宗黄屋闭青山,十载雍熙想像间。”

宣宗李忱(846—868),字号不详,唐朝第十位皇帝,公元846年即位,856年病死于长安太极宫,终年三十五岁。他统治时期为唐朝中期的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诗题“谒景陵”中的“景陵”是指唐宣宗李忱的陵墓所在之处。“黄屋”代指皇帝,“闭青山”表明皇帝离开京城到泾县来祭祖。这两句说,皇帝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车子,从长安出发来到泾县去祭奠宣宗的陵墓。当时正是深秋,山青树红,景色宜人。这里以“闭青山”和“想像间”两词相照应,表现出一种宁静、肃穆的气氛,使人仿佛看到了一个雍容华贵而又沉静深思的皇帝形象。

颔联:“睿藻向来金匮秘,宸游长罢玉泉闲。”

这两句说,皇帝的文采高超而深邃,就像古人所说的“经天纬地”那样;皇帝出游时常常在玉泉寺休息。玉泉寺位于泾阳县西北三十里处。“睿藻”指皇帝的文采,“金匮”指的是国家收藏档案的地方。“宸游”指皇帝的出游。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皇帝的文采高超而深邃,经常在玉泉寺休息,这反映了皇帝勤政爱民的形象。

颈联:“苍林回合春流断,紫雾冥蒙昼殿关。”

这两句写泾县的景色:春天的山峦重叠,回环曲折;山涧的流水中断了,好像要跟皇帝告别似的;宫殿的大门紧闭,好像要休息一样。“苍林”指树木茂盛的树林。“回合”指树枝环绕的样子。“春流断”是把“春流”拟人化,暗喻皇帝的仁政使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紫雾冥蒙”形容云雾弥漫,看不清景物的本来面目。“昼殿关”是形容太阳照射下的宫殿大门关闭的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春天山峦重叠,回环曲折;山涧的流水中断了,好像要跟皇帝告别似的;宫殿的大门紧闭,好像要休息一样。通过描绘泾县的景色,表现了皇帝的恩泽给人民带来的好处。

尾联:“始信霸陵留俭德,试看阶玉点苔斑。”

尾联意思是说,现在来看这些台阶上的玉石已经长出了苔藓。“霸陵”即霸陵山,在今西安市东约25公里处,汉文帝刘恒葬于此。汉代有“霸陵暮雪”的名胜古迹。“留俭德”意谓留下节俭的美德。末句“试看阶玉点苔斑”是说,现在来看这些台阶上的玉石已经长出了苔藓,这是过去所没有的。诗人用此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唐宣宗在位时政治清平的赞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