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山僧意味真,瘦筇高笠往来频。
十年着我东林社,更道何曾见一人。

”`

金粟兰若

野老山僧意味真,瘦筇高笠往来频。

十年着我东林社,更道何曾见一人。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野老山僧:指隐逸于山林的老者僧人,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和修行者的内在修为。
  2. 意味真:意蕴深远,真正的内涵难以用言语表达。
  3. 瘦筇高笠:形容僧人行走时的简朴与从容,筇是竹制的手杖,笠即斗笠,都是僧人常用的物品。
  4. 往来频:描述这些山僧频繁地来往于山林之间,可能是进行日常的修持或是参访朋友。
  5. 东林社:可能指的是某个宗教或精神团体,如佛教中的“东林寺”,或者是以禅修为主题的社交圈子。
  6. 更道何曾见一人: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修行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于人世间纷扰的疏离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隐居山林的僧人及其日常生活,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诗中“野老山僧意味真”一句,不仅赞美了僧人的修行生活,也反映了对真正修行者的敬仰之情。而“瘦筇高笠往来频”则形象地勾勒出僧人简朴而充满生机的日常活动。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尤其是“十年着我东林社,更道何曾见一人”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这种与世无争、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世俗纷扰时的内心矛盾与挣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无尽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欣赏,也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与修行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特定群体生活方式的描绘,更是对一种理想化生活图景的颂扬。它启示读者,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独立,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