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风雨怕开门,狼籍春泥少更分。
缃帙散陈闲昼晷,山庐在望隔秋云。
中军李牧谁今许,东海田横异昔闻。
病思时艰徒懊恼,酒杯诗卷谩酣醺。
【注释】
分酒:指斟酒。董汉阳:即董庭兰,字汉阳,唐代人,与李白友善。谢韵:指谢朓的诗风。“依”是“效”的意思,即效仿。缃帙:古代书卷的代称。闲昼晷:在闲暇的时候。山庐:隐居之地。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曾以善养士卒著称。田横:《史记》记载,秦末齐王田儋被杀后,其兄田荣立为齐王,田横为将军。田横不肯为秦所屈,自杀于海上。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古属东海郡。异昔闻:与从前听说的不一样。病思时艰:指国家多难。徒懊恼:徒然感到烦恼。谩:虚妄,徒劳。酣醺:酒醉。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春天,诗人由浔阳(今江西九江)北行至彭泽(今江西彭泽),途中经过庐山,偶遇好友董庭兰。此时正值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因国事家忧而心情郁闷,于是作此诗抒写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期望。
首联写诗人到访庐山,见到满城风雨,便不敢开门。接着写董庭兰家中陈设豪华,但主人并不以此为乐,而是像平常一样读书、饮酒,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两句既写出了董庭兰的不拘俗世,也暗寓出诗人对董庭兰的倾慕之情,以及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颔联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在闲逸中度过闲暇时光,远眺庐山的山峦,仿佛隔着秋云,给人一种空灵、幽静、深远的感觉。这两句既表现了董庭兰的隐士风范,也暗示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
颈联借用古人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诗人认为中军李牧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东海田横更是与众不同。这里的“谁”指的是李牧,而不是诗人自己。同时,“异昔闻”一句也暗示出了诗人对友人的独特见解和独特才能的认可。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想法:虽然国家多难,但诗人却感到徒然烦恼。然而,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希望能够像朋友一样度过一个悠闲的日子,喝上一杯美酒、读一卷好书,以此来排遣心中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董庭兰隐居生活的描写和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