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江城五月凉,重楼危槛俯苍茫。
烟芜七泽浮元气,晴树千村动夕阳。
竞挽龙舟怀正则,遥思彩扇出明光。
高堂此日还蒲艾,游子尊前忆故乡。

【注释】

黄鹤楼公宴 其二: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第二首。

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昌西北长江边。公宴:指宴会。

竞挽龙舟:指赛龙舟,是端午节习俗。

正则:东晋谢安小名。

遥思彩扇:指思念远去之人,用典出自曹植《洛神赋》。

蒲艾:蒲,一种草,古人常在端午节裹粽时用它来包粽子。艾,一种香草。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还:归来。

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诗,写友人离开后,诗人独自登临黄鹤楼,怀念朋友而作。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

首联“一雨江城五月凉,重楼危槛俯苍茫”,点明时间、地点和气候特征。诗人登上高楼,俯瞰着茫茫江城,感受到阵阵凉意。五月正是梅雨季节,天气闷热潮湿;一场春雨之后,江城的气温骤然降了下来,凉爽宜人。诗人站在楼上,眺望着远处的江水,只见江水波光粼粼,浩渺无垠。此时,诗人的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仿佛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之间。

颔联“烟芜七泽浮元气,晴树千村动夕阳”。诗人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烟雾缭绕的湖泽上,弥漫着生机勃勃的气息;阳光普照的村庄里,树木摇曳着欢快的舞蹈。这里的“气”和“夕”,都暗指自然界的生命力量。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活跃相结合,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颈联“竞挽龙舟怀正则,遥思彩扇出明光”,诗人以屈原的故事为引子,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他想象着自己和朋友们一起赛龙舟,共同庆祝胜利的喜悦;同时也怀念着远方的故人,希望她能够早日归来,共享天伦之乐。这里的典故和比喻都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使得整首诗歌更加感人肺腑。

尾联“高堂此日还蒲艾,游子尊前忆故乡”,诗人以自己的家为背景,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回忆起家中的蒲草和艾叶,这些植物曾经陪伴着他度过许多时光;如今,他独自在外漂泊,心中难免涌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蒲艾”和“故乡”,都象征着家乡的温暖和亲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