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水中蒲,岸上有芳树。
游子东西行,树指东西路。
青青水中蒲,水边石子见。
人心尽难知,世情惟逐面。
青青水中蒲,叶上白露瀼。
白露易为霜,鸿雁来双双。
青青水中蒲,青青水中蒲。
岸上有芳树,岸上有芳树。
游子东西行,树指东西路。
青青水中蒲,水边石子见。
人心尽难知,世情惟逐面。
青青水中蒲,叶上白露瀼。
鸿雁来双双。
青青水中蒲,岸上有芳树。
游子东西行,树指东西路。
青青水中蒲,水边石子见。
人心尽难知,世情惟逐面。
青青水中蒲,叶上白露瀼。
白露易为霜,鸿雁来双双。
青青水中蒲,青青水中蒲。
岸上有芳树,岸上有芳树。
游子东西行,树指东西路。
青青水中蒲,水边石子见。
人心尽难知,世情惟逐面。
青青水中蒲,叶上白露瀼。
鸿雁来双双。
【注释】 迤逦:弯弯曲曲。驿:古代供传递文书和来往人等中途食宿的交通站。黄沙驿:在今四川省西部边缘,古属益州,是通往四川、西藏一带的要道。邮亭:驿站。午开:中午开放。檐花:指屋檐上的苔藓,雨后生长,因形似花朵,故称。石笋:山崖上突出的岩块。风气:风土,风俗人情。巴蜀:即四川,巴是指四川盆地西部的山区,蜀是四川古称。陇邰:陇县、邰县(均治今陕西武功县西北),都是古关中地区,与四川相接,故曰巴蜀
灵隐寺 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它是中国禅宗五山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 诗句解析: 1. 灵隐何缘副夙盟,蒲团茗碗拄藤轻。 - “灵隐”指的是灵隐寺,“缘副夙盟”意味着与佛结下缘分。 - “蒲团”是一种坐垫,“茗碗”是指茶碗。 - “拄藤”是指依靠藤条作为支撑。 2. 昂藏野鹤来僧榻,扑簌岩花落鸟声。 - “昂藏”形容鹤的体态高挺。 - “野鹤”指的是野生的鹤。 -
注释: 首夏:初夏。 隔树山鸠作伴随,新荷乱贴小盆池。 杨花墙外浑无力,偏是东风着意吹。 首夏:初夏,即农历四月初到五月初。首夏时节,正是江南梅子黄熟的季节,也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此时天气渐热,人们开始换上轻薄的衣裙。 隔树山鸠作伴随,新荷乱贴小盆池。 隔树山鸠作伴随,新荷乱贴小盆池。 “隔树山鸠”句:山鸠,即布谷鸟,叫声凄厉,声音传得很远。这句的意思是说,树上的山鸠在叫着,好像是在陪伴人一样。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述了腊梅的美丽和香气。 首句“野篱江浒淡溶溶”,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野篱、江浒都是自然的元素,淡溶溶形容景色如水一般温柔。 第二句“移对窗轩意更浓”,将腊梅放在窗轩上,使得整个屋子都充满了腊梅的香气,表达了诗人对腊梅的喜爱。 第三句“仙子临风金钿冷,东皇传令蜡书重”,将腊梅比作仙子,形容其美丽动人,而东皇传令则是对腊梅香气的象征。 第四句“天涯别限云千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灌口二首》中的第二首。以下是逐句释义: 高堂耸阴森,树影互回蔽。 - 高大的厅堂显得幽深而阴暗。 - 树木的影子交相映照,形成了一片阴影。 钩廊敞而修,翚跂各具势。 - 走廊宽敞且修长,各种装饰物都各具特色。 亭后产松菊,凤仙乱花缀。 - 亭子后方有松树和菊花,凤凰仙人的花也随意地点缀着。 蕉肥色欲滴,波神敡翠袂。 - 香蕉肥嫩得仿佛要滴下汁来
注释: 冷馀红浪破,消尽紫沉烟。 这是描写雪后的景色,冷风吹过,使得水面上的红色浪花破碎,紫色的烟雾也消散了。 正是愁无托,杨花忽满川。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无处寄托,而忽然间,杨花飘满了整个河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后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首先,“冷馀红浪破,消尽紫沉烟”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雪后的景象。冷风吹过,使得水面上的红色浪花破碎,紫色的烟雾也消散了
【注释】 积雨:连日的雨水。初晴:刚刚放晴。夏气融:夏天的气息融化了,指夏天到来。喜南风:高兴的是南风。榴树:石榴树。才匀(yún):刚刚匀称。枝头:树枝上。红(hóng): 红色。 【赏析】 《雨晴》是一首描写初夏景色的七绝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媚的春末夏初图景。 第一句,“积雨初晴夏气融”,点明初夏时节,天气渐热,雨水开始停歇,大地渐渐变得明亮起来
窑岙北海港内青屿庙 窑岙,地名。窑岙北侧的北海港内,有一座青屿庙。 山根忽见午烟斜,晚稻秋深始着花。 山根,即山脚或山峰。午烟,指太阳光在中午照射时形成的烟雾。 晚稻,指秋季收获的水稻。秋深,指秋天的后期。始着花,指开始开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太阳光在中午照射时,从山脚或山峰望去,可以看到山根处升起的一缕缕烟雾。到了晚稻田中,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开始看到水稻开始开花。 青屿庙前潮已退
注释: 初冬:开始的冬季。 庭院静如许:庭院中如此寂静。 时闻落叶声:时不时可以听到落叶飘落的声音。 日边云气滃:太阳边上的云气很浓。 树影不分明:树影看不清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初冬时节的景象。首句“庭院静如许”,以“静”字开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时闻落叶声”,点明了时间是初冬,同时暗示了季节的更替。第三句“日边云气滃”描绘了太阳边上的云气浓厚
我们来理解这首诗的整体意境。诗人以荷花为引子,通过描绘池中荷花的生机勃勃、君子的驻足沉思、良朋的思念以及盛夏时节的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和美好生活的珍视。 第一章: 1. 诗句解释:“池有荷,其叶祁祁。” 描述了池中的荷花生长旺盛,叶子茂密繁盛。 2. 译文与注释:《诗经》原文:“池塘边长满了荷花,荷叶茂盛翠绿。”关键词“池”指池塘,“荷”指的是荷花,“叶”指荷叶,“祁祁”形容茂盛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少妇思念情人的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 古意 古意:古代的意思,这里指古人的情感和行为。 - 少妇晨汲泉 少妇:年轻女子。晨汲泉:早晨去打水。 - 花面照清涟 花面:女子的容颜如花儿般美丽。照清涟:照在清澈的水面上,形成美丽的涟漪。 - 水流入江湖 水流入江湖:水流进入江湖,即江河湖泊。 - 扬波过郎船 扬波:掀起波浪。郎船:男子的船只。 接下来是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晚晴》。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苦雨连旬日,初晴一振衣” - 注释: 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雨,终于在第一天放晴。 - 赏析: 表达了作者对天气变化的无奈和期待。连续的雨水让人感到压抑,而突如其来的晴天则带来希望和喜悦。 2. “残云依海峤,新水到柴扉” - 注释: 残留的云朵仿佛依附在海崖之上,新来的水流正流经柴门。 - 赏析: 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
这首诗的意境是深沉且复杂的。诗人在夜晚的狭斜路上,怀着幽长的思念,吟咏着长诗短歌。他看到残虹仍在海上留下余晖,高鸟也在林间飞翔。他选择追随自己的道路,面对困境和忧虑,他仍然保持着一颗火热的心。他望着北方的燕云,心中充满了愁绪,希望它能沾湿我的衣襟。 注释: 暝色狭斜路 - 傍晚时分,天色已晚,行走在狭窄曲折的小路上。 幽怀长短吟 - 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吟唱着长诗短歌。 残虹犹薄海 -
【译文】 在东塘,湖水涨满,鸳鸯戏水;在西塘,柳色昏暗,黄鹂鸣叫。 短篙划破碧波荡漾,船儿摇曳,红妆女子采莲忙。 风吹起女子翠袖,藕丝裙摆飘扬,明眸皓齿歌声扬。 白面高楼郎君手持羽扇,系马垂杨旁,气度非凡。 一水之隔,参商相见难,莺声渐隐,过前塘的柳树。 柳树漫到高楼,心情独自伤感。 【注释】 1. 东塘、西塘:泛指两个相邻的池塘,分别位于东西两侧。 2. 飞鸳鸯(yuān yāng)
注释: 白纻词三首 其三 歌白纻,歌欲彻。 白纻白于雪,灯残月坠弛芳缬。 梦绕阳台光影掣,繁华富贵炙手热。 秋月春花当令节,金马铜驼徒望切。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歌舞升平、繁华富贵的诗。诗人以“白纻”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歌舞场景。 第一句:“歌白纻,歌欲彻。”意思是唱歌唱得非常好,歌声即将结束。这里,“白纻”是一种古代的乐器,用白布制成,形状类似琵琶,因此得名。而“歌欲彻”则表明歌声即将结束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歌白纻,歌正长。” - “歌”指歌唱。 - “白纻”是一种古代的歌舞形式,也指白色的丝织品。 - “歌正长”意指歌声悠扬持久。 - 关键词:“白纻”,“歌”,“正长”。 - 译文:唱起白纻歌来,歌声悠扬而持久。 2. “白纻白于霜,鸳鸯瓦盖金雀堂。” - “白于霜”形容白纻的纯净和洁白如霜。 - “鸳鸯瓦”指用鸳鸯图案装饰的瓦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