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白纻,歌正长。
白纻白于霜,鸳鸯瓦盖金雀堂。
剌梅花开扑酒香,金莲蹙皱湘波裳。
耳边明珠星月光,黄金教舞不惜偿。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歌白纻,歌正长。”
- “歌”指歌唱。
- “白纻”是一种古代的歌舞形式,也指白色的丝织品。
- “歌正长”意指歌声悠扬持久。
- 关键词:“白纻”,“歌”,“正长”。
- 译文:唱起白纻歌来,歌声悠扬而持久。
- “白纻白于霜,鸳鸯瓦盖金雀堂。”
- “白于霜”形容白纻的纯净和洁白如霜。
- “鸳鸯瓦”指用鸳鸯图案装饰的瓦片。
- “金雀堂”可能指的是装饰华丽的厅堂,金雀是吉祥的象征。
- 译文:白纻的颜色比霜还要洁白,屋上铺着鸳鸯图案的琉璃瓦,映衬着华丽金雀的厅堂。
- “剌梅花开扑酒香,金莲蹙皱湘波裳。”
- “剌梅花”可能是一种以梅花为题材的舞蹈或服饰。
- “扑酒香”形容花香扑鼻,可能与某种饮品有关。
- “金莲”指女子的绣花鞋。
- “蹙皱”意为皱褶,形容裙子因动作而产生皱褶。
- 译文:剌梅花开时香气扑鼻,舞动间裙摆仿佛涟漪荡漾;女子轻步生风,玉足踏动间裙裾泛起层层涟漪。
- “耳边明珠星月光,黄金教舞不惜偿。”
- “耳边明珠”比喻女子佩戴的耳环闪烁着如同珍珠般的光泽。
- “星月光”形容夜空中星星的光芒。
- “黄金”指代贵重的金属首饰,常用来比喻珍贵之物。
- “教舞”表示为了跳舞而付出代价。
- 译文:耳边的珍珠闪烁着星光般的光辉,即使花费重金也不吝惜;在月下翩翩起舞,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愉。
注释: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贵族家庭中的宴乐场景,诗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宴会上的热闹气氛、服饰的美丽以及音乐的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