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才披旧黑貂,门前物色便相招。
野塘柳待风光动,茅屋霜随日影消。
听鹤偶来松下径,看泉时倚竹边桥。
无营更览能偕俗,日被山僧酒伴邀。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他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与当时许多著名文人交游。他的诗歌风格清淡、自然、朴素,富有韵味。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和赏析:
清晓才披旧黑貂,门前物色便相招
- 清晓: 清晨时分。
- 披: 穿着。
- 旧黑貂: 指的是旧时的黑色貂皮裘衣。
- 物色: 景物或人。
- 相招: 互相邀请或呼唤。
- 赏析: 描述了诗人在清晨时穿上那件旧貂裘,看到门前的景色后,那些景色仿佛也在招呼着他,好像它们自己有意识一般。
野塘柳待风光动,茅屋霜随日影消
- 野塘柳: 指野外的小池塘边生长的柳树。
- 风光: 景色。
- 消: 消失。
- 赏析: 描写了随着天气的变化,野塘边的柳树似乎也感受到了风的变化,开始摇曳生姿;而茅屋上的霜随着太阳的照射逐渐消融。
听鹤偶来松下径,看泉时倚竹边桥
- 听鹤: 听到鹤的叫声。
- 偶来: 突然来访。
- 松下径: 在松树下面的路上。
- 泉水: 小溪或井水。
- 时倚: 时常依靠或倚靠。
- 竹边桥: 靠近竹林边的小桥。
- 赏析: 诗人在松树下聆听到鹤鸣声,不时走到小路上;同时他在竹林旁边的小桥上观看着清澈的泉水流动。
无营更览能偕俗,日被山僧酒伴邀
- 无营: 无所牵挂、不追求名利。
- 览: 观赏。
- 能偕俗: 能够和世俗之人一起游玩或共度时光。
- 日被: 每天受到。
- 山僧酒伴邀: 山中的僧人常常邀请诗人饮酒作乐。
- 赏析: 表达了诗人过着闲适的生活,没有太多的世俗追求,与山中僧侣共享生活的宁静和欢乐。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早晨的所见所闻,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情怀。诗人以简练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致,并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展现了一种恬淡、宁静的心境。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