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照犴门西,槐风拂面凄。
夕葵行蚁散,秋草露螀啼。
捧日心还北,看云首复低。
居然动幽思,何必故园栖。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和语言。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仔细判断正误,尤其要注意叙述性的语句的揣摩,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下诏狱”一句中的“诏”是诏书的意思,意思是说诗人被皇帝召进宫去接受审讯。“落照犴门西”,意思是太阳即将落山,照在牢房的门西墙上了。“槐风拂面凄”,“槐风”指槐树的风,“拂面凄”即槐花的香气随风飘来,使人感到凄凉。“夕葵行蚁散”,“夕葵”即傍晚的葵菜,“行蚁散”即蚂蚁在葵菜上爬行。“秋草露蝉啼”,“秋草”泛指野草,“露蝉啼”就是露水打湿了鸣叫的蝉。“捧日心还北”,“捧日”指捧承着太阳,“心还北”即心里想着北方,这里暗喻诗人想要归乡,但被朝廷所囚。“看云首复低”,“看云”是指抬头看天,“云”指天空中飘浮的云彩,“首复低”即低头不语。“居然动幽思,何必故园栖”,既然已经被囚禁了,那还有什么心思去思念故园呢?
【答案】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诗。全诗以简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因被诏入京而受到冤屈,身处囹圄之中仍心怀故园之思的复杂心情。
译文:
夕阳西下时被招进了牢房西墙边,槐花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感到凄清。傍晚的葵菜上面爬满了蚂蚁,秋天的野草上露水滴落着蝉声。捧起太阳的心却想到北方,抬头看着天上的白云却低头不语。既然已经身陷囹圄又何须再去想故乡?
赏析:
首句“下诏狱”点明题意,说明诗人因被诏入京而被囚禁在狱中。这一句交代了诗人入狱的原因,也为下文作铺垫。第二句写牢房内的环境,通过描写夕阳西下时的景象,烘托出牢房的昏暗与凄清氛围,同时为第三、四句的描写作铺垫。第三句写牢房内的情景。诗人看到槐花飘香,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家乡——洛阳,从而引起对故乡的思念。第四句写诗人在牢狱中所见所闻,从视觉到听觉,从物象到声音,都表现出了牢狱中压抑的氛围。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虽已身陷囹圄,但并无怨言,因为他想到北方可以归隐,不必再为故乡而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