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思贤一系舟,芙容山下曲江头。
忠诚贯日千秋鉴,风度凌云百尺楼。
野草荒烟迷故宅,红蘅碧杜满新洲。
文章事业垂青史,直与双溪万古流。
【注释】
张文献公祠:指唐朝的宰相张九龄的祠堂。
芙容山:指芙蓉山。
曲江:在长安(今西安)东南,即今天的华清池。
千秋鉴:千年的镜子。
凌云楼:直入云天的高楼,此处指高耸入云的楼阁。
野草荒烟:野草荒芜,烟雾弥漫。
红蘅碧杜:红色的蘅芷和碧色的杜蘅,这里指香草。
双溪:指泾水和渭水的汇合处,古人认为这里是贤人的流放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联,每联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诗人以“思贤一系舟”起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芙蓉山的秀丽风光与曲江的宁静氛围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接着,诗人用“忠诚贯日千秋鉴,风度凌云百尺楼。”来赞美张文献公的高洁品质和崇高精神。他的忠诚如同穿越千年的日光,他的风度如同直上云霄的高楼。
第三联“野草荒烟迷故宅,红蘅碧杜满新洲”,则是对张文献公故居的描写。野草丛生,烟雾弥漫,使得故宅显得更加幽静而神秘。同时,红色的蘅芷和碧色的杜衡,也使得这片新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最后一联“文章事业垂青史,直与双溪万古流。”则是对张文献公一生成就的总结。他的文章和事业都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永恒的经典。而他的忠诚和风度更是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最后一句“直与双溪万世流”,则寓意着张文献公的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与双溪永存于世。
整首诗通过对张文献公祠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忠诚、高洁、有远见的人物形象。他不仅具有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情,更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这种精神和品格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