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如禅定,空斋日又斜。
游蜂窥砚水,斗雀落庭花。
世事随风马,年光赴壑蛇。
惟应倚修竹,高咏答韶华。
兀坐
兀坐如禅定,空斋日又斜。
游蜂窥砚水,斗雀落庭花。
世事随风马,年光赴壑蛇。
惟应倚修竹,高咏答韶华。
译文:
我独自一人静坐,如同进入禅定一般,空荡的屋子里太阳慢慢西斜。
蜜蜂在砚台上窥视,小鸟在庭院里落下花瓣。
世间万事像风中的马匹,岁月匆匆就像山谷里的蛇。
只有我应该依靠修长的竹子,高声吟咏来回报美好的时光。
注释:
- 兀坐:静静地坐着。
- 禅定:佛教用语,指修行者达到的一种境界,心无杂念,专注一境。
- 空斋:空虚的房间或寺院。
- 游蜂:飞舞的蜜蜂,象征忙碌的生活。
- 观水:凝视水面。
- 斗雀:形容小鸟在空中争斗飞翔。
- 世事纷扰:比喻人世间的纷扰和变化。
- 随风马:比喻事物随着风向而动,没有固定方向。
- 年光:指时间。
- 壑蛇:山谷中的蛇,比喻岁月流逝,生命易逝。
- 修竹:高大挺拔的竹子。
- 高咏:大声吟唱。
- 韶华:美好的时光,指青春年华或者春天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独自坐在空旷的房间里,静坐冥想的心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形象,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用“游蜂”和“斗雀”等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淡泊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