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洒琅玕迹尚存,在筒犹是旧龙孙。
腔排萧史神仙谱,愁绝皇娥姊妹魂。
六孔恍疑娇黛润,几斑还带粉香温。
莫教月白风清夜,吹向湘江水竹村。
注释:
泪洒琅玕,湘妃的竹箫在地下仍留有痕迹;竹筒还是当年舜帝的后代。
腔排萧史神仙谱,箫声如排箫史(传说中的箫神)般悠扬,仿佛奏出了神仙谱。
愁绝皇娥姊妹魂,箫声让人感到悲伤,仿佛能将娥皇、女英姐妹的魂魄都吹散。
六孔恍疑娇黛润,箫孔仿佛涂了一层淡淡的胭脂,显得格外娇美。
几斑还带粉香温,箫音中似乎带着淡淡的芳香。
莫教月白风清夜,不要让这美好的夜晚被皎洁的月光和清新的秋风所破坏。
赏析:
这首《咏湘妃竹箫应教》,是一首描写湘妃竹箫的诗。湘妃竹箫,是一种古老的乐器,相传为舜帝的妹妹娥皇和女英所创。这首诗通过描绘湘妃竹箫的美丽和神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泪洒琅玕迹尚存”,描绘了湘妃竹箫的古老和美丽。琅玕,是一种美玉,这里指湘妃竹箫的美。泪洒琅玕,意味着湘妃竹箫的美丽如同泪珠般珍贵,即使已经逝去,仍然留下了痕迹。这种描述方式既表现了湘妃竹箫的古老,也表现了它的美丽。
次句“在筒犹是旧龙孙”,进一步描绘了湘妃竹箫的古老和神秘。筒,是指竹筒。在筒犹是旧龙孙,意味着湘妃竹箫虽然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它仍然是那位龙族的后裔,充满了神秘和传奇色彩。这种描述方式既表现了湘妃竹箫的历史,也表现了它的神秘。
诗人开始进入对湘妃竹箫音色的描绘。“腔排箫史神仙谱”,这句诗中的“腔排箫史”指的是湘妃竹箫的音律,通过“腔排”二字,表现出湘妃竹箫的音律之美。而“箫史神仙谱”则暗示着湘妃竹箫的音律如同古代的箫史一般,充满了神仙般的韵味。这种描述方式既表现了湘妃竹箫的音乐之美,也表现了它的文化内涵。
再往后,诗人开始描绘湘妃竹箫的音响效果。“愁绝皇娥姊妹魂”,这句诗中的“愁绝”一词,表达了湘妃竹箫的声音如同哭泣般,能够触动人的内心,使人陷入深深的忧伤之中。而“皇娥姊妹魂”则暗喻湘妃竹箫的声音如同悲伤的歌曲,能够唤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情感。这种描述方式既表现了湘妃竹箫的音响效果,也表现了它的情感表达功能。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开始描绘湘妃竹箫的形状。“六孔恍疑娇黛润”,这句诗中的“六孔”指的是湘妃竹箫的六个孔洞。而“恍疑娇黛润”则暗示着这些孔洞如同涂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显得格外娇美。这种描述方式既表现了湘妃竹箫的形状特征,也表现出它的艺术美感。
最后两句,诗人又回到了对湘妃竹箫音乐的感受。“几斑还带粉香温”,这句诗中的“几斑”指的是湘妃竹箫的音质。而“还带粉香温”则暗示着这种音质如同散发着淡淡香气的粉末一样,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种描述方式既表现了湘妃竹箫的音质特征,也表现了它的情感表达功能。
诗人再次回到对湘妃竹箫音乐的感受。“莫教月白风清夜”,这句诗中的“莫教”指的是不要让它被破坏。而“月白风清夜”则暗示着这样的夜晚本应宁静而美好,但湘妃竹箫的声音却会打破这份宁静,让人陷入忧伤之中。这种描述方式既表现了湘妃竹箫的音乐特性,也表现了它的情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