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黄矶大合兵,东风吹火戍烟平。
青山染尽英雄血,不忍重题赤壁名。

【注释】

小赤壁:指东吴和西蜀联军在黄石矶一带的联合抗魏战役。黄矶,地名。

大合兵:两军会战。吴、蜀联军大举进攻魏军。合兵,集结兵力。

东风吹火戍烟平:东风刮起,把营中的烟火吹熄。

戍,瞭望哨所。

染尽英雄血:形容战斗惨烈。

青山染尽英雄血:青山也被鲜血染得通红。

青山,代指南山。南唐后主李煜曾于南唐亡后被俘,北游汴州(今河南开封)时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词:“换羽移宫无限事,金凤衔书来几许。唱到旧时明月处,人不见,江上往来人。”

不忍重题赤壁名:不忍心再去重提当年赤壁之战的旧事。

重题,重提往事。

赏析:

此诗是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天在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时所作。当时,杜甫正在成都草堂养病,而朝廷派剑南节度使严武入朝为宰相,杜甫有感于时局变化,遂写下这首诗。

首联“吴楚黄矶大合兵”,写吴、蜀联军与魏军的决战。“黄矶”,即黄盖镇,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吴、蜀联军在此地大败魏军,史称“黄盖之战”。这里说两军会战于此,实指此。吴、蜀联军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而魏军却因战败而士气低落。

颔联“东风吹火戍烟平”,写战争的结局。东风,春风,借指春雨。“戍烟”,军营中升起的炊烟。“戍”,瞭望哨所。“东风吹火戍烟平”,意思是:东风拂面,吹散了营中的烟火,也吹散了魏军残存的斗志。

颈联“青山染尽英雄血”,写战争的残酷性。诗人用“青山”比喻战场,以浓重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壮烈的战争场面。“青山染尽英雄血”,形象地写出了战斗的惨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

尾联“不忍重题赤壁名”,表达诗人的感慨。尾联的意思是:面对这样残酷的历史场景,我实在不忍心再去重提当年赤壁之战的旧事了。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它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又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