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讵成川,商羊舞前衢。
沉云弥八极,积潦浮神区。
浩浩野方割,昏昏莽为潴。
尽室惧颓塌,遍境无完庐。
客子悯中夜,席避空堂隅。
霪威岂不畏,覆厄岂不虞。
东井应候伏,恒阴固将舒。
甫尔垫一壑,苍生尽为鱼。
神禹徒搆思,云师安及诛。
悠悠彼苍者,幽抱何当抒。

【注释】

积霖:连绵的春雨。商羊: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前衢:前面的路。沉云:厚重的云层。弥:覆盖。八极:八方,指天下。浩浩:水势浩大的样子。昏昏:昏暗的样子。莽为潴(zhōu):水深而浑浊的地方。中夜:半夜。东井:星官名,即斗宿。应候伏:应时出现或隐藏。甫尔:刚刚一会儿。垫:淤塞。苍生:百姓。及诛:受到惩罚。悠悠:远大无边的样子。幽抱:深远的内心世界,指诗人自己的心境。

【译文】

连日不断的春雨使大地变得泥泞不堪,冲刷着房屋,毁坏了田园。

沉重的云层笼罩了八方,积水泛滥到神灵居住的地方。

茫茫的水势正割断一切,昏暗的天空成了沼泽。

人们惊恐地担心家园会坍塌,遍地的庐舍没有一处完好无损。

在这深夜里,我忧心忡忡,只能席地而坐,躲避在空荡荡的厅堂一角。

淫雨肆虐的天气难道不让人畏惧吗?洪水泛滥难道不让人担忧吗?

东方的星官应时而现,阴气终将退散。

但不久就造成了灾难,百姓被淹死在水中。

伟大的禹王徒然地构思着治水的方案,云师又怎能惩处这灾害呢?

那苍茫的天幕,深远的胸襟,又当怎样抒发那幽微难言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连年水灾的诗篇。首联写春雨绵绵,积水成渊;颔联写雨云弥漫,积水漂漂;颈联写水流浩渺,淹没民居;尾联写水患之后,人烟荒芜,一片荒凉。整首诗以“水”为中心,描写了一个国家遭受水灾后,人民痛苦挣扎的悲惨景象。全诗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风格沉郁。

诗的前四句写春雨连绵不断,积水成渊,冲毁民居,淹没田园。首句写春雨之长,次句写春雨之重。三句写积水之广。四句写积水之深。这四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春雨之长、之重、之广、之深。“积水成渊”,这是对积水的进一步渲染。“商羊舞前衢”,“商羊”,传说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神鸟。这里借商羊比喻春雨的来临。“商羊舞前衢”,则是指春雨连绵不断,像商羊在空中翻腾飞舞一样。

接下来写雨云弥漫,积水漂漂。“沉云”,“弥”、“八极”、“浮”、“神区”,都是对积水的描绘和想象。“沉沉”形容雨势之大,“漂漂”形容水流之急,“神区”指的是积水所漫过的地方。这四句,不仅写出了积水之广、之深、之急,而且通过“沉云弥八极”与“积潦浮神区”的对比,表现了积水之势的浩瀚无际。

中间六句写积水泛滥,淹没民居,造成灾祸。首句写积水之广。次句写积水之高,“覆屋”,就是水把房顶都淹没了。第三句写积水之深,“墙倾”,即墙壁都被冲垮了。第四句写积水之浊,“昏昏”,指水面上的泥沙搅得浑浊不清。第五句写积水之满。第六句写积水之恶。“遍境无完庐”,意思是说到处都是房屋残破不堪,没有一所是完好无损的。这六句,不仅写出了积水泛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而且通过“沉云”、“弥八极”、“积潦”、“浮神区”、“覆屋”、“墙倾”、“昏昏”、“为沼”、“无完庐”等一系列动词和名词的运用,使整个画面生动、逼真、形象、完整。

最后两句写由于连年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到处是废墟,到处是荒冢。“客子”,“客”,指流落他乡的人;“子”,是古代男子的谦称。这句是说自己流落在外做客。“悯中夜”,即因心中忧虑而彻夜难眠。“席避空堂隅”,意谓因为心中忧虑而无处可避,只能在空旷的堂屋角落里蜷缩坐着。这两句,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对下文的总领,它既表达了诗人对百姓遭受的苦难的同情,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悲愤抑郁之情,同时,也是作者对统治者的讽刺和警告。

这首诗虽然以“水”为中心,但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水灾本身,而是通过“水”来反映社会的动乱和政治的腐败。诗人通过描写水灾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来揭露统治阶级只顾享乐、不顾人民疾苦的罪恶行为,并由此表达了对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对统治者的强烈控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