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堕平湖漫不流,烟波何处可消愁。
千年人傍要离冢,百顷谁寻范蠡舟。
廊上悲风闻响屧,堂前清宴忆传筹。
《竹枝》似写当年恨,声起吴江叶叶秋。

诗句原文:

月堕平湖漫不流,烟波何处可消愁。

千年人傍要离冢,百顷谁寻范蠡舟。

廊上悲风闻响屧,堂前清宴忆传筹。

《竹枝》似写当年恨,声起吴江叶叶秋。

翻译:
明亮的月光从平静的湖面滑落,水面上泛起了一片片涟漪,但那些波纹却无法带走心中的忧愁。我站在这片广阔的江边,遥想千年之前的英雄——要离的墓地和范蠡的船只。风吹过走廊,带来了一阵凄凉的回声,而宴会上的酒杯仿佛还在耳边回荡着过去的欢声笑语。这首《竹枝词》,就像是在诉说着我内心的怨恨与哀愁,随着江水的流动,声音也渐渐飘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作者独自站在宽阔的湖边,看着月光洒在水面上,形成了一道道涟漪,但却无法驱散心中累积的忧愁。他想象着千年前的英雄们—要离和范蠡,他们的故事似乎就发生在这个场景中,令人心生感慨。诗人用“廊上悲风”、“堂前清宴”等词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同时也通过《竹枝词》中的哀怨情绪,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历史的沧桑感,也有个人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