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东都党锢群,自于南亩卧闲云。
可怜一束生刍奠,不负交情只有君。
徐孺子祠堂
黄庭坚笔下古人之怀念
- 诗歌原文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
可怜一束生刍奠,不负交情只有君。
- 注释与译文
- 乔木幽人三亩宅:描绘了徐孺子隐居于山林之中的景象,用“乔木”和“幽人”形容其高洁的品格。
- 生刍一束向谁论:表达了诗人对于徐孺子的怀念之情,用“生刍”指代祭品,暗示着对死者的缅怀。
- 不负交情只有君:强调了徐孺子对自己的深厚情谊,用“不负交情”来表达对朋友的承诺。
- 赏析
- 首联营造孤寂氛围
首联通过“乔木幽人三亩宅”营造出一种孤独、清冷的氛围,使人联想到徐孺子的隐逸生活。
- 颔联展现世事变化
颔联“生刍一束向谁论”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世事沧桑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 尾联表达深厚情谊
尾联“不负交情只有君”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徐孺子的感激之情,表达了对朋友承诺的坚守。
- 历史背景
- 北宋时期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情感世界。
- 徐孺子祠堂
诗中提到的“徐孺子祠堂”是纪念东汉名臣徐稚(字孺子)的庙宇,体现了古人对贤者的崇敬之情。
- 艺术特色
- 意境深邃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徐孺子的隐居生活和诗人对其的追思之情,意境深远。
- 意象丰富
诗中的意象如“乔木”、“生刍”、“负交情”等,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文化传承
- 儒家思想影响
这首诗体现了儒家重视友情、尊重贤人的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诗词鉴赏价值
作为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鉴赏价值,为后人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