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观瀑布登高阁,悬流百仞空中落。
山僧不见雪花飞,指点岩头说旱涸。

【注释】:

南游八首:唐代诗人王维以山水为题材,写景抒情的诗篇。南游八首,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八首诗都是登临山川时所做,其中有些是作者在游览途中所作,有些则是到某一名山胜地之后所作的。

悬流百仞空中落:瀑布从高处落下,水声如万马奔腾,十分壮美。悬流百仞,形容瀑布落差很大。

山僧不见雪花飞:山中的僧人看不见飘飞的雪花,因为雪是从山上流下来的。

指点岩头说旱涸:山中的僧人指着岩石的顶端告诉作者,这里已经干涸了。

赏析:

此诗作于王维出家之前,当时他居住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中。这首诗是他游历终南山时有感而作,描写了终南山的美景及终南山上一位隐士的故事。

首句写诗人登山观瀑的壮阔情景。“为”字表明了诗人观瀑的主观愿望,“观”字点明题旨。“为观瀑布”,是诗人登山的目的所在,也是全诗的缘起。“登高阁”,则说明诗人登山之高、观瀑之远,为下文写山中景色作了铺垫。次句写瀑布的壮观。“悬流百仞空中落”一句,将瀑布之壮美形象具体地描绘出来。“悬流”,指瀑布从高处垂直下落。“百仞”,指极高的高度。“悬”,即挂在空中。“百仞空中落”,既写出了瀑布的气势磅礴,又写出了诗人观瀑时的激动心情。第三句写山中隐士对诗人到来的反应和回答。“不见雪花飞”一句,既写出了隐士生活的清苦,更表现出隐士的超逸脱俗;“指点岩头说旱涸”一句,既表现了隐士的豁达大度,又表现了隐士与世无争的淡泊情怀。

这首诗语言简练,但内涵丰富。前两句描写瀑布,后两句写山中隐士,两相对比,相得益彰。全诗虽只写了一个“观”字,却写出了诗人观瀑时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士淡泊名利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