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累高冢傍河涯,古碣苔封半欲欹。
惟是银珰曾不拜,百年处处口为碑。
【注释】
累累:重叠。指高耸的坟墓。
高冢:指高高的坟山。
古碣(jié):石质碑刻,多刻有文字、图画等。
苔封:长满了苔藓。
银珰(dāng):指镶嵌在玉饰、首饰上的金属或宝石。此指玉制的装饰物。
拜:通“矅”,用头撞地表示敬意的动作。
口为碑:以口代碑。比喻口头流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在北园题咏的五首诗之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墓地的观察,通过对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死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首联“累累高冢傍河涯,古碣苔封半欲欹。”写墓群之密集,高冢之突兀,以及它们因年久失修而显得摇摇欲坠的凄凉景象。
颔联“惟是银珰曾不拜,百年处处口为碑。”写墓主虽已过世,但墓中之物依然存在,如同活人一般,他们的存在仿佛在向后人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颈联“千年万姓皆如寄,百岁孤坟更可怜。”表达了诗人对死者的同情,也反映了他对生者的关怀。他认为人们应该珍惜生命,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尾联“一樽酒尽一尊空,千古风流两鬓蓬。”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看法,他认为这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每个人都会经历生与死的过程。同时,他也认为我们应该学会接受死亡,不要过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