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诧儒绅见有边,得诗深喜已窥全。
明幽合贯方成世,费隐都融可论天。
进学还须独有得,殢人每以故相传。
元公试向询无极,不语只消抺去圈。

每怪儒绅见有边,得诗深喜已窥全。

明幽合贯方成世,费隐都融可论天。

进学还须独有得,殢人每以故相传。

元公试向询无极,不语只消抺去圈。

注释:

每怪:常常觉得。

得诗深喜:得到了这首诗,非常高兴。

明幽合贯:明白而深远,贯通古今。

方:才。

费隐:指佛教的“五蕴皆空”,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之一,指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归根于空无。

都融:全部融合。

论天:谈论天下大事。

进学:追求学问。

独有得:独自有所得。

殢人:《论语·雍也》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思是说,对于知识的追求,知道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乐于接受它的人。 “殢人”指乐于接受并传播知识的人。

故相传:因此被人们所传颂。

元公:即欧阳元,欧阳修的弟弟。

试向:试着询问他。

询无极:询问天地间的至理(无极,指宇宙的本原)。

不语:不回答。

只消:只需。

抺去圈:抹去圈圈,即删除注释。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学习诗歌的诗。首联两句赞扬了儒绅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颔联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认为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才能把握诗歌的真谛。颈联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个人对于诗歌的独特见解和理解,认为一个人在学习和传播诗歌时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尾联两句则是对读者的一种提醒,希望读者能够保持对诗歌的尊重和理解,不要轻易地删除或者修改诗歌中的注释。全诗通过对诗歌的学习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诗歌的热爱和对于知识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