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原六聘山,焦先三诏洞。
渔子定迷津,只莫桃花种。
诗句释义:
霍原六次邀请他隐居在山中,焦先三次征召去开导他。渔人定下迷津的所在,只莫桃花种在水边。
译文:
霍原邀请他山居生活六次,焦先三次征召他去开导。渔人找到了迷津的地方,只在水边种植莫桃花。
注释:
- 霍原:人名,具体身份不详。六聘山:指霍原邀请山中居住。六聘,多次邀请。
- 焦先:人名,具体身份不详。三诏洞:指焦先三次征召他去开导。三诏,三次邀请。
- 渔子:比喻渔夫或渔人。定迷津:找到迷失方向的人。
- 莫桃花:一种植物,花色淡红。种:种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情诗,通过描写渔夫和渔人在山中相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霍原六聘山”,点明诗人与霍原之间深厚的友谊。霍原是一位隐士,曾多次邀请诗人到山中居住,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次句“焦先三诏洞”,描绘了另一位隐士焦先的形象。焦先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人,三次邀请诗人去开导,表明诗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才能,值得人们尊敬和追随。
第三句“渔子定迷津”,则以渔夫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渔子在茫茫大海中寻找迷失的船只,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寓意着隐居者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被世俗所迷惑。
尾句“只莫桃花种”,以莫桃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莫桃花种在水边,象征着隐逸生活的美好和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不满,表达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人物和景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