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游事独蹉跎,江馆当秋偶一过。
到此始知黄菊发,向来空见白云多。
芦花日暮归渔舫,竹翠烟深隐棹歌。
此夕留宾江月好,开樽为尔玉颜酡。
秋日从山中到友人江馆
今年来游事蹉跎,江馆在秋天偶尔经过。
来到这里才知道菊花开放了,以前只见白云飘荡。
傍晚芦花归渔人小船,竹翠烟深隐约歌声。
今晚留客人在江上欣赏月色,开樽敬酒为君颜红如玉。
年来游事独蹉跎,江馆当秋偶一过。
到此始知黄菊发,向来空见白云多。
芦花日暮归渔舫,竹翠烟深隐棹歌。
此夕留宾江月好,开樽为尔玉颜酡。
秋日从山中到友人江馆
今年来游事蹉跎,江馆在秋天偶尔经过。
来到这里才知道菊花开放了,以前只见白云飘荡。
傍晚芦花归渔人小船,竹翠烟深隐约歌声。
今晚留客人在江上欣赏月色,开樽敬酒为君颜红如玉。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每个诗句的内容,结合自己积累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最后附上赏析,因此需要先输出诗句。 宿海幢寺① 海月在楼角,流光入我床。② 照人寒彻骨,独坐揽衣裳。③
注释: 村居 其一 木梢乱云深,春愁带夕阴。晚花明短砌,返照没前林。 芳草归谁梦,青松老我心。闲过池水曲,相对影沉吟。 赏析: 《村居》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为宋代诗人范成大。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深的乡愁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木杪乱云深”,以木杪(树梢)开始,描写了一片乱云密布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这句诗通过对树木的描绘,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远方
怀林叔吾 青山绕郡城,早晚变阴晴。 天地可谁测,干戈劳我生。 相思秋水阔,怅望暮云平。 遽有还山意,冰心共一泓。 注释: - 青山绕郡城:描述周围被青山环绕的县城景象。 - 早晚变阴晴:表示天气变化无常,早晚可以见到不同的景象。 - 天地可谁测:意味着天地之间的事情无法测量和预测。 - 干戈劳我生:暗示战争让我的生活变得艰难困苦。 - 相思秋水阔: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访问李氏隐居之地的情景。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访李氏隐居:作者去探访李氏的隐居之处。 2. 李氏好居僻:李氏喜欢居住在偏僻的地方。 3. 野人心所同:与野外人的心意相同。 4. 窗连双塔近:窗户靠近两座塔。 5. 溪与大江通:小溪和大江相连。 6. 古木生春叶:古老的树木长出了春天的叶子。 7. 行云变谷风:行云变换成山谷的风。 8. 那知秦汉里,忘却乱离中
诗句原文 酒不厌时异,同倾一夕愁。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 谷雨有饮茶、食香椿、祭 仓颉 、杀五毒等习俗,这其中,都包含着先辈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谷雨习俗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诗中描述了诗人在谷雨时节与朋友相聚饮酒、赏花、吟诗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注释】 官渡口:渡口名,在安徽省合肥县南。微茫:隐隐约约,不真切的样子。潮共雨声来:潮水和下雨的声音一起来临。高垄:指高地的田垄,垄上种有庄稼。小园:指小园圃,是种植花卉的地方。瘴烟:瘴气弥漫的烟。南海郡:即广东广州府。春秋战国时期,秦灭楚后,把岭南地区设置为南海郡,治所在番禺(广州市)。越王台:即越王墓,相传是古代越国国王的墓地。水庙:指水上供奉的水神祠庙。清歌一棹回:歌声清脆悦耳,船只荡漾
旅中至日 薄醉旅中杯,乡心暂尔开。 有家惊节序,不寐上荒台。 野寺晨钟急,城楼刁斗哀。 高堂今夕宴,幼弟独徘徊。 注释: 1. 薄醉旅中杯:意思是我饮酒微醉,在旅途中。 2. 乡心暂尔开:意思是暂时的乡愁被酒意驱散了。 3. 有家惊节序:意思是家乡的节日突然来临,让我感到吃惊。 4. 不寐上荒台:意思是我不睡觉,因为心中忧虑,所以失眠,只能登上荒台。 5. 野寺晨钟急:意思是在荒野中的寺庙里
山中初晴有怀 雨歇春山绿,岩光四望明。 行云归岫阔,饥鸟出林鸣。 径湿沙犹白,涧平流有声。 消闲谁与共,芳草有馀情。 注释: 1. 山中初晴有怀:诗人在山中初晴时分产生了怀古之情。 2. 雨歇春山绿:雨水停止后,春日的山峦变得郁郁葱葱。 3. 岩光四望明:四周的山峰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 4. 行云归岫阔:行走中的行云回归到高远的山谷中。 5. 饥鸟出林鸣:饥饿的鸟儿飞出树林发出叫声。
【注】金绳:佛家语,喻指佛经。 1、过金绳庵 片云驰白日,吞吐夕阳天。 —— 形容云彩轻盈自如地在天空中飞驰,时而映入太阳的余晖里,时而消失在落日的余辉中,形象地描绘了云彩的轻快和飘逸。 2、过院寻僧坐,煎茶为说禅。 —— 在寺院里寻找和尚坐在一起,一起泡茶谈论佛法。 3、檐牙归瓦雀,黄叶带村烟。 4、赏析:诗人来到一个寺庙,看到院子里有几只小鸟在檐下筑巢,还有几片落叶随风飘散着乡村的烟雾
【注释】 飞黄马:传说中的神马名。《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元鼎四年秋,有神马“渥洼”产于池中,武帝命其为“渥洼神君”,赐帛百匹。后遂以渥洼神马比喻神速的战马;横草:指战场上横七竖八倒下的尸体;裹尸归:即裹尸还,指战死沙场。 力尽犹追敌,功高几溃围:意谓虽已筋疲力尽仍要追逐敌人(敌军),虽然功勋卓绝也几乎被敌军所破(包围)。 髀肉生:《三国志·魏书·张既传》注引《魏略》:“(张既)时年六十二
注释: 对君不作寻常别,底事同销壮士颜。 这是在告别陈缑山时说的话,他并不认为这是一次普通的离别,因为这次分别可能意味着他们的命运将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十里离亭折杨柳,一鞭疲马出梅关。 这是描述送别的场景,离亭是离别之地,杨柳是用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的,而梅关则是通往金陵之路。 时危性命应相假,归去湖山岂等闲。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陈缑山的关心和祝福,希望他能平安归来。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注释: 月夜重登凤凰台 不上高台已十年,重来一望思凄然。 清流不改终归海,明月多情只在天。 郭外荒村迷积草,城中远树带寒烟。 仙坛冷落笙箫断,独对云山曲槛前。 译文: 十年没有登上凤凰台,今天重新登上凤凰台,心情十分凄楚。清流永远不会改变,最终会回归大海,明月总是那么有情意,只是停留在天上。城外的荒村被野草覆盖,城里远处的树木笼罩着寒气。仙人的台子冷落了,笙箫声中断了。我独自面对云山和曲槛。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人登楼所见,有碧汉、白云、古寺、长江等景物,也有沧海日、钓鱼矶等意象;有对古人“王生”的赞赏和对今人“我辈”的批评,也有对人生的感慨。 【答案】 ①缥缈(形容高远):形容楼阁耸入云端,非常遥远。②连:连接。③东回古寺钟初动:指寺庙在东方,钟声刚刚响起。④南绕:环绕。⑤返照:夕阳余晖。⑥沧海日:大海中的红日。⑦王生:即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⑧怪底王生便赋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的注释如下: 1. 卢武芙蓉映日温,千秋万古伴贞魂。 卢武芙蓉:指的是卢浦的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娇艳。 芙蓉映日温:描绘了荷花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千秋万古伴贞魂:表示荷花与贞洁的灵魂相伴随,表达了对贞洁品质的赞美。 2. 晓云旋扈巴江锦,暮雨清摇中使幡。 晓云旋扈巴江锦:描绘了早晨的云雾缭绕在巴江上,如同一幅美丽的锦缎
【注释】 出门刚病起:刚,刚刚;起身。内子嘱添衣:内子即妻子;嘱,嘱咐;添衣,增添衣物以御寒。 拄杖行犹怯:拄杖,拄着拐杖;犹,还;怯,胆怯、畏惧。团圞坐钓矶:团圞,圆而小的船;钓矶,在河中石头上钓鱼;矶是水边石。江寒水气暖:寒意已消,江面温暖。天远雁声微:远处传来了雁叫声,声音很细微。 又得细鳞食:又(有),再;细鳞,小鱼;鳞是鱼的鳞片。渔舟浦口归:渔舟,渔船;浦口,河边;归,回来。 【赏析】
山中初晴有怀 雨歇春山绿,岩光四望明。 行云归岫阔,饥鸟出林鸣。 径湿沙犹白,涧平流有声。 消闲谁与共,芳草有馀情。 注释: 1. 山中初晴有怀:诗人在山中初晴时分产生了怀古之情。 2. 雨歇春山绿:雨水停止后,春日的山峦变得郁郁葱葱。 3. 岩光四望明:四周的山峰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 4. 行云归岫阔:行走中的行云回归到高远的山谷中。 5. 饥鸟出林鸣:饥饿的鸟儿飞出树林发出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