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趋画省近金莲,今望苍霄北斗悬。
术事自嗔诗趣减,欢辰聊遣酒杯传。
庭前丛竹含烟湿,冰下潜鳞伴石眠。
应令故园猿雀待,思鲈会上五湖船。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旧趋画省近金莲,今望苍霄北斗悬。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从过去的官场生活到如今的隐居生活的转变。“旧趋”指的是过去在宫廷或官府中忙碌的日子;“金莲”可能是指宫廷中的华丽装饰,如金线绣制的鞋底等。这里的“画省”,即指皇宫中负责绘画的部门,诗人曾经在此工作。“苍霄北斗悬”则描绘了天空的景象,北斗星高悬于夜空,象征着高远和指引。整句诗表达了诗人从政治舞台到自然山水的过渡,以及对于更高理想境界的追求。
  • 注释: “趋”意为行走、行动;“画省”指皇帝绘画之处;“金莲”为古代妇女鞋底的一种装饰;“苍霄北斗”形容星空广阔,北斗星明亮;“五湖船”可能是指诗人想要像范蠡那样泛舟太湖,寻找理想的隐居之地。
  1. 术事自嗔诗趣减,欢辰聊遣酒杯传。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兴趣的减少以及对世俗欢乐的追求。“术事”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政治斗争或权谋之事,诗人对此感到厌倦;“诗趣”则指诗歌的韵味和情趣。“自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兴趣减退的自我批评,“嗔”是愤怒的意思。而“欢辰”则是指快乐的节日或聚会时刻,诗人用“酒杯传”来象征这种快乐,将饮酒作为庆祝的方式。整句诗体现了诗人在权力争斗中的无奈和对诗歌真谛的向往。
  • 注释: “嗔”表示愤怒或不满;“术事”指政治上的斗争;“欢辰”指快乐的时光;“酒杯传”意味着通过饮酒来传递快乐。
  1. 庭前丛竹含烟湿,冰下潜鳞伴石眠。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庭前丛竹”描述了庭院中竹子茂密的情景,“含烟湿”则形容雨后的竹林,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冰下潜鳞伴石眠”则是说水底有鱼儿游动,它们静静地在石头下面休息,仿佛在陪伴着石头入睡。整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 注释: “庭前”指庭院前面;“丛竹”形容竹林茂盛;“含烟湿”指雨后竹子上的雾气和湿润;“潜鳞伴石眠”中的“潜鳞”指水中的鱼,“石眠”则形容鱼儿在石头下面休息的样子。
  1. 应令故园猿雀待,思鲈会上五湖船。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应令”意味着命令或召唤,这里指诗人被召回或召唤回故乡;“故园”指的是诗人的家园或出生地;“猿雀”可能指的是家乡的山间猿猴和鸟儿,这些动物常常与诗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思鲈会上五湖船”则是说诗人想念在太湖上泛舟时的快乐时光,“五湖船”指太湖上的船只,诗人曾在那里游玩,享受过宁静的时光。整句诗通过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 注释: “应令”意为受到召唤或命令;“故园”指家园或出生的地方;“猿雀”指家乡的生灵;“思鲈会上五湖船”中的“上”可能是指回到某个地方或重现某种情景;“五湖船”指太湖中的小船,是诗人曾经游玩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隐居的生活转变,以及他对自然美景和平静生活的热爱。每一句都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如“画省”、“苍霄北斗”、“冰下潜鳞”等,既展示了诗人的艺术修养,也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现实政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现代读者中仍然具有很强的共鸣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