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箫鼓集楼船,万里巡游瀚海边。
但慕蓬山连弱水,岂知㷭火达甘泉。
侍臣只奏凌云赋,词客虚传出塞篇。
日暮五陵原上草,古今回首一潸然。
诗句释义及译文:
第一句:“汾河箫鼓集楼船,万里巡游瀚海边。”
- 汾河:指的是流经山西省的黄河支流,因古代汾阳而得名。
- 箫鼓:音乐用具,这里泛指宴会或庆祝时的热闹场面。
- 楼船:大型船只,常用于水上运输和宴会。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这里指从汾河到海边的漫长旅程。
- 巡游:巡视或旅行,强调了皇帝或重要人物的出行。
- 瀚海:广阔的海域,这里可能指的是北方的沙漠或水域。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皇帝或重要人物乘坐楼船在汾河旁集结,准备进行长途的海上巡游。
第二句:“但慕蓬山连弱水,岂知㷭火达甘泉。”
- 蓬山:传说中的神仙居所,常用以比喻理想的境界或目标。
- 弱水:传说中的河流,位于中国的西部,因水质极咸而无人敢饮。
- 㷭火:神话中的火焰神,可能指的是太阳或光明。
- 达:达到,实现。
- 甘泉:甜美的泉水,通常与长生不老有关。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地方的向往,尤其是对蓬莱仙山的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困惑,诗人意识到即使达到了这些美好的地方,也可能无法长久拥有,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第三句:“侍臣只奏凌云赋,词客虚传出塞篇。”
- 侍臣:古代宫廷中负责辅助君王的官员。
- 凌:超过、超越。
- 云:这里指代文章的文采。
-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用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 出塞篇:描述边疆生活的诗篇,可能包含了战争、戍守等主题。
- 赏析:此句反映了文人在朝为官时的创作状态,他们努力创作,希望以此展示自己的文采和才华。但诗人通过“只奏”和“虚传”表达了一种无奈,即这些作品虽然华美,但实际上可能并未真正触及人心,或者只是形式上的华丽而缺乏实际内容。
第四句:“日暮五陵原上草,古今回首一潸然。”
- 五陵:指的是汉朝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区,这里可能代指长安城。
- 潸然:流泪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悲伤的情绪。
- 赏析:此句描写了诗人在夕阳下看到五陵原上野草的情景,引发了对古今兴衰的感慨。诗人的情感由眼前的景物引发,进而引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李商隐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如“汾河”、“蓬莱”、“弱水”等,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诗人的哲理思考和情感表达。整首诗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也有细腻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