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萧条一径微,山僧相见语禅机。
云深石洞玄猿伏,烟锁松林白鹤归。
上界疏钟通碧落,边城鼓角送斜晖。
浮生自觉浑无定,欲解鸣珂问钓矶。

诗句释义:

  1. 野寺萧条一径微: 描述的是野寺周围环境寂静,只有一条小路。”萧条”意味着荒凉,”微”表示细小或不明显。
  2. 山僧相见语禅机: 描述了一位山中的僧人和来访者相遇,他们谈论着关于佛教禅宗的深奥道理。”禅机”是禅宗的一种用语,指的是禅宗修行者在生活、言语、行动中领悟到的佛教教义。
  3. 云深石洞玄猿伏: 描绘了深密的云雾和隐蔽的石洞,以及隐藏在其中的猿猴。”玄猿”通常指的是隐于山林的猕猴,这里指代一种智慧或悟性很高的动物。
  4. 烟锁松林白鹤归: 描述了烟雾环绕的松树林中一只白鹤归来的景象。”锁”在这里有被束缚或笼罩的意思,而”白鹤”则是一种优雅的动物,常与高洁的品格联系在一起。
  5. 上界疏钟通碧落: 指的是从高处传来的钟声穿过天空直达天际,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碧落”是指天上的云霄,常用以形容极高的境界。
  6. 边城鼓角送斜晖: 描述了边城(边疆之城)的鼓声和号角声响起,伴随着夕阳的落下。”鼓角”在古代常用于军事信号,这里可能暗示着战事或紧张氛围的来临。
  7. 浮生自觉浑无定: 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不稳定的感慨,”浮生”指短暂、飘忽的生活,”浑”表示全部、全然,”无定”表示无法稳定或确定。
  8. 欲解鸣珂问钓矶: 表达了诗人想要解开内心的困惑,像渔夫一样去寻求答案的愿望。”鸣珂”是指马嚼子发出的声音,比喻富有或有地位的人;”解”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解答或理解;”钓矶”指的是钓鱼的地方,这里可能寓意寻找人生的真谛。

译文:

在野外的寺庙显得格外安静,只有一条小路通向深处。山中的僧人与你交谈,你询问关于佛法的深刻道理。在云雾缭绕的石洞里,猿猴静静地坐着;松林间烟雾缭绕,白色的鹤儿飞回。远处传来的钟声穿越天空直达天际,边疆的鼓声和号角声随着夕阳西下逐渐消失。人生短暂且充满不确定性,我渴望解开心中的困惑,像渔夫一样去寻求答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景物描写和对话形式,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云深石洞”中的“玄猿”代表智慧,“烟锁松林”中的“白鹤”代表清高,都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自然和动物的深刻理解。此外,诗人通过对比城市生活的喧嚣与山林的宁静,以及繁忙与孤独的生活方式,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平静的生活态度。整体上,此诗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