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宛转柳枝新,攀折初荣赠玉人。
眉翠正逢三月望,丝长能系百年春。
轻撩燕子昭阳舞,低拂桃花洛水神。
唱罢新翻芳树曲,半遮歌扇一含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柳》。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东风宛转柳枝新,攀折初荣赠玉人。
“东风”是指温暖的春风,它轻轻吹拂着柳树,使得柳枝变得柔嫩而有生机。这里的“柳枝新”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柳树开始发芽,长出嫩绿的新叶。诗人通过对春风吹拂柳枝的描述,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攀折初荣赠玉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倾慕之情。他想要通过攀折新生的柳枝来赠送给心爱的女子,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她的赞美和敬意。这里的“赠玉人”指的是将柳枝作为礼物赠予心爱之人,而“初荣”则强调了柳枝的新鲜和美丽。

眉翠正逢三月望,丝长能系百年春。
“眉翠”指的是女子眉毛的颜色,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这里诗人用“眉翠”来比喻女子的美丽。而“三月望”则是古代的一个节日名称,用来庆祝春天的到来。这里的“三月望”与上一句的“春”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氛围。

“丝长能系百年春”则进一步强调了柳树的长条特点以及它在春天中所扮演的角色。诗人通过“丝长能系百年春”表达了对柳树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他认为柳树的枝条虽然纤细,但却能够承载起整个春天的生机,象征着爱情的美好和长久。

轻撩燕子昭阳舞,低拂桃花洛水神。
“轻撩”和“低拂”都是形容动作轻盈细腻的词语,它们分别描绘了燕子在昭阳宫和洛水上舞蹈的情景。这里的“燕子昭阳舞”可能指的是燕子在宫中翩翩起舞的画面,而“桃花洛水神”则可能指的是洛阳河边盛开的桃花,以及那迷人的景色。

“昭阳舞”和“洛水神”都是古代宫廷中常见的元素,它们代表着美好和优雅,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唱罢新翻芳树曲,半遮歌扇一含颦。
“唱罢新翻芳树曲”可能是指诗人在宴会上演唱了一首关于春日美景的歌曲。这里的“芳树曲”可能指的是歌曲的名称或者是歌曲所描绘的场景。而“唱罢”则表示歌声已经结束,而诗人的心情也随着音乐的节奏而起伏。

“半遮歌扇一含颦”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位女子手持扇子,微微遮住自己的面庞,仿佛在沉思或忧郁。这里的“一含颦”可能是指女子轻轻皱起眉头的动作,这个动作既展现了她的柔情似水,也透露出她内心的复杂情绪。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柳树、燕子、桃花等自然景物,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美丽动人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他也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此外,诗中的一些词语和意象如“柳枝”、“三月望”、“丝长能系百年春”等,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加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