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镇上子真居,种柳栽花绕屋庐。
生来不识王侯贵,高卧长披黄石书。
朝看北固云,夕眺江门月。
手攀青薜萝,林鸟齐出没。
龙目湖西招隐山,桂子松花飞玉泉。
碧草丹霞深岁月,黄童白叟相周旋。
击石磬,调朱弦,荷衣杂佩舞仙仙。
钟鼎玉帛岂吾意,愧尔纷纷争后先。

《和冲庵诗》

延陵镇上子真居,种柳栽花绕屋庐。

生来不识王侯贵,高卧长披黄石书。

朝看北固云,夕眺江门月。

手攀青薜萝,林鸟齐出没。

龙目湖西招隐山,桂子松花飞玉泉。

碧草丹霞深岁月,黄童白叟相周旋。

击石磬,调朱弦,荷衣杂佩舞仙仙。

钟鼎玉帛岂吾意,愧尔纷纷争后先。

赏析:

这首是酬赠之作。首联说,延陵的子真隐居在镇上,他喜欢种柳栽花,围绕他的屋子。“延陵”指东晋名将王敦,王敦曾镇守建业(今南京),称延陵王。“镇上”即建业。“子真”是作者自称,以避讳。这两句是说自己隐居的地方,也是王敦当年居住过的。“种柳栽花”是说,自己隐居之处也像当年王敦一样环境幽雅,生活闲适。“绕屋庐”说明这里环境优美,十分惬意。颔联“生来不识王侯贵,高卧长披黄石书”说,我虽然生活在富贵人家,但我从不懂得欣赏王侯的尊贵。我只喜爱读书,常常手拿黄石书来研读。“黄石书”,指《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为刘邦写的《过秦论》,文中有“黄石公曰:‘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之语。黄石公即传说中的圯上老人,这里比喻自己对知识的重视。尾联“朝看北固云,夕眺江门月”写诗人晨起观日出时所见的北固山(即今天的焦山)的云景,傍晚观赏夕阳下江门城楼的景色。“北固”即今天的北固山,在镇江西北。《南史·檀道济传》:“尝登北固望海,叹曰:‘可惜不使心见此理耳!’”这里的北固山是作者向往的所在。

中间四句是写自己的隐居生活。颈联“手攀青薜萝,林鸟齐出没”写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薜萝是蔓生植物,常绿而多刺。“手攀青薜萝”是说自己经常攀登薜萝树,表示自己喜欢攀缘。薜萝是一种藤蔓植物,常缠绕于树木或岩石上,攀援而上。这里说手攀薜萝,就是用手攀缘薜萝,表示自己善于攀缘。“手攀”与前面的“手攀青”连用,更显得生动、形象。“手攀青薛萝”中的“攀”是动词,意思是“攀附”、“依附”。这句是说攀附薜萝树,形容自己喜欢攀缘。“林鸟齐出没”写自己经常在树林里徜徉。“林鸟”,指树林里的鸟。“齐出没”是说树林里的鸟儿一起出现,一会儿又消失。“齐出没”中的“齐”,是形容词,意思是一齐,一起。“齐出没”是说鸟儿都出来,一时又消失。这一句的意思是树林里的鸟儿都出来游玩了,自己也跟着出来游玩,一会儿又消失。“齐出没”中的“出”,是动词,意思是出现。“没”是副词,意思是消失。“出”与“没”连用,构成一个复合词“出没”,“齐出没”是说一起出现又消失。这一句的意思是树林里的鸟儿都出来游玩,自己也跟随着出来游玩,一会又消失了。尾联“龙目湖西招隐山,桂子松花飞玉泉”写诗人隐居的地方。“龙目湖”即今天的镜湖。“招隐山”即现在的招隐峰。这是一处著名的风景胜地,相传东汉末年著名隐士严光曾在此地隐居。“桂子松花飞玉泉”,是说泉水清澈如玉,上面飘着桂花和松针,非常美丽。这一句的意思是泉水清澈透明,上面飘着桂花和松针,非常美丽。“飞玉泉”中的“飞”是动词,意思是飘动。“玉泉”即清澈透明的泉水。这一句的意思是泉水清澈透明,上面飘着桂花和松针,非常美丽。“碧草丹霞深岁月”,这一句写隐居的地方的环境。“碧草”,指绿色的草地;“丹霞”,指红色的晚霞。这两句的意思是绿色草地上红色的晚霞映照着整个山谷,显得格外美丽。“黄童白叟相周旋”,这一句写隐居的人的交往。“黄童”,指黄色头发的老人;“白叟”,指白色头发的老人。这两句的意思是隐居的人们相互交往,互相往来。这两句是说隐居的人们在一起交往、来往。

最后四句写自己的志趣、爱好以及追求的理想境界。“击石磬,调朱弦,荷衣杂佩舞仙仙”,是说敲着石头磬,弹奏着红色的琴弦,穿着荷叶衣服带着五彩佩饰跳起美丽的舞蹈。“钟鼎玉帛岂吾意,愧尔纷纷争后先”,这一句的意思是:钟鼎和玉帛都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目标,你们这些纷纷争夺先后次序的人真是令我惭愧啊!“钟鼎”,指古代烹煮用的金属器具;“玉帛”,指玉器和丝帛等贵重物品。古人认为钟鼎和玉帛都是高贵的物品,是财富的象征。“后先”,指先后次序。这两句的意思是钟鼎和玉帛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目标,你们这些纷纷争夺先后次序的人真是令我感到惭愧啊!这二句是说钟鼎和玉帛这些东西并不是自己所追求的,自己只是希望不要被那些争先恐后的人所拖累罢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