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仙鹤去无音,留得名楼壮古今。
吴楚百川归吐纳,乾坤万象属登临。
哀歌已逐鸣榔散①,霸业都随折戟沉②。
惟有天然图画景,前人吟过后人吟。

【注释】:

茫茫仙鹤去无音,留得名楼壮古今。吴楚百川归吐纳,乾坤万象属登临。哀歌已逐鸣榔散,霸业都随折戟沉。惟有天然图画景,前人吟过后人吟。

【赏析】:

《登黄鹤楼二首》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此诗以“登黄鹤楼”为题,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构思精巧,想象奇特;语言流畅,韵味醇厚;情感真挚、深沉。

首联写黄鹤楼之高峻和气势。“茫茫”,形容水势浩大无边无际,“仙鹤”指仙人乘着的仙鹤,代指仙人。诗人登上黄鹤楼上空望四周,只见茫茫的水波滚滚而来,没有尽头。而那巍峨的黄鹤楼则显得高大雄伟,它矗立在古今之中,成为人们登高远望的象征。

颔联描绘黄鹤楼周围的景色。黄鹄楼周围有宽阔的河流奔流而下,流入大海。整个天地之间的景象都在楼中一览无遗。诗人用“百川”“归吐纳”、“乾坤”来形容黄鹤楼的气势,表现出其宏伟壮丽的景观。

颈联通过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哀歌已随鸣榔散”,指的是古代诗人屈原曾在这里吟唱过哀怨的歌曲,如今这些歌曲已经消散,只剩下一片凄凉。“霸业都随折戟沉”,这里用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壮志未酬,功业已成泡影。

尾联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惟有天然图画景,前人吟过后人吟”,诗人认为只有自然的美景才是最珍贵的,而那些前人的诗句只是后人用来欣赏的,并不能掩盖自然之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功业成空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他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