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花落胭脂香,宣城酒熟珍珠光。
岘山汉水时来往,欢意不及常林长。
晨鸡唱歇啼莺晓,锦荐牙床春睡好。
天寒日暮未还家,梦中犹怯荆蛮道。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每句话进行赏析。具体答题要点如下:①分析内容(主题);②分析语言;③分析表现手法;④分析结构思路等。
【答案】
①桃林花落胭脂香:桃花盛开的景色,如同女子涂抹胭脂一般绚丽夺目。
②宣城酒熟珍珠光:宣城的酒酿成熟了,晶莹剔透犹如珍珠。
③岘山汉水时来往:岘山、汉水之间时常来往,形容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频繁交往。
④欢意不及常林长:欢乐的心情比不上常林的长久。
⑤晨鸡唱歇啼莺晓:清晨的鸟儿唱罢,黄莺在早晨开始鸣叫。
⑥锦荐牙床春睡好:锦被铺陈,象牙雕花的床榻,春风沉醉,睡得十分舒服。
⑦天寒日暮未还家:天气寒冷,太阳西沉还未回家。
⑧梦中犹怯荆蛮道:梦中还害怕荆蛮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诗人与友人在桃花盛开季节的游宴情景,后两句描写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思。
开头二句写桃花盛开的季节,诗人与友人在桃花盛开的时节,饮酒作乐,畅饮而归。“桃林”、“胭脂香”为桃花盛开时的美景,“宣城酒”、“珍珠光”点明地点、物产,渲染出一派富丽堂皇的气氛,烘托出诗人与友人畅饮的快乐心情。“宣”是地名,今安徽宣城县。
三、四两句写游宴之后,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岘山”、“汉水”为地名,今湖北襄阳市南,汉水北岸有古岘山。这两句意思是,岘山、汉水之间时常来往,形容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频繁交往。“欢意不及常林长”一句中,“不及”“常林长”为反义词,意为欢乐之情不比常林之长久。
五、六句写日暮时分,诗人依依不舍地告别友人而归。“晨鸡”、“啼莺”为景物描写,“啼莺晓”指春天的早晨。“锦荐牙床”即用锦被铺床,象牙雕花的床头柜,“春睡”即春风沉醉。
尾联写诗人离别友人而未能及时回家,心中惆怅不安,担心夜晚会遇上强盗,以致梦醒而惊惧。“荆蛮”为地名,今湖北荆州一带。“犹怯”即害怕的意思。
本诗通过对桃花盛开季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游宴的快乐之情;通过对日暮分别时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离别友人而未能及时回家的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