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里鸳鸯春睡足,蛾眉补尖凝黛绿。
沉香亭下鹿眠花,倦倚东皇吹紫玉。
翠鬟亸香薰柘黄,左拍酥肩右按腔。
宫娃张板候节下,花奴缓舞随声扬。
流宫变羽都在口,纵横半借君王手。
就中一指忽差移,风惊别调凄凉久。
蜀江烟水接华清,并辔何如并笛情。
可怜一曲升平调,弄作鸾铃哀怨声。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被里鸳鸯春睡足,蛾眉补尖凝黛绿。
  • “并里鸳鸯”指的是夫妻或情侣之间的亲密状态。“春睡足”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宁静景象,夫妇在温暖的春日里慵懒地相拥而眠。
  • “蛾眉补尖”可能是指女性化妆时用眉笔将眉毛画得更加精致。这里的“凝黛绿”意味着眉色如墨绿色般浓密而有光泽,增添了几分女性的妩媚。
  • 整句诗通过描绘夫妻之间的亲昵行为和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和谐与安宁的情感氛围。
  1. 沉香亭下鹿眠花,倦倚东皇吹紫玉。
  • “沉香亭”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鹿眠花”形容鹿悠闲地躺在花丛中休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 “东皇”在古代传说中指代的是主管春天的神祇,这里特指春天的使者——东风。东风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使得万物复苏。
  • “吹紫玉”描述的是春风拂动柳枝发出的声音,如同吹奏乐器发出的美妙声音。这句诗通过描绘春风和动物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 整句诗表达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 翠鬟亸香熏柘黄,左拍酥肩右按腔。
  • “翠鬟”指的是女子的发髻,通常较为华丽,此处可能指一位女子。“香熏”是一种用于驱虫和净化空气的植物,常用于室内装饰和香气疗法。
  • “柘黄”指的是染成黄色的柘木,常用于制作染料或作为装饰品。这里可能是指女子佩戴的一种饰品。
  • “左拍”和“右按”分别指的是左手和右手的动作,可能是为了表演某种舞蹈或戏曲而进行的特定动作。
  • 整句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在进行舞蹈或戏曲表演时的优雅姿态和技巧。
  1. 宫娃张板候节下,花奴缓舞随声扬。
  • “宫娃”指的是宫廷中的宫女或侍女,她们通常负责各种礼仪和侍奉工作。“张板”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乐器,类似于鼓等打击乐器,用于节庆或仪式场合。
  • “花奴”则是一种舞蹈的名字,可能是指一种轻盈而优雅的舞蹈风格。“缓舞”指的是舞蹈的步伐较慢,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 通过这些描述,诗人表达了一种宫廷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艺术,以及这些艺术形式在节庆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 流宫变羽都在口,纵横半借君王手。
  • “流宫”和“变羽”都是音乐术语,分别表示音符的变化和旋律的转换。“都在口”意味着这些变化和转换都掌握在乐师手中,由他们来指挥演奏。
  • “纵横半借君王手”中的“纵横”可能指的是音乐的起伏和转折,而“半借君王手”则表明这些变化和转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君王的影响或指导。这表达了对音乐权威和技艺的认可及尊重。
  • 整句诗赞美了乐师们高超的技艺和对音乐的掌控能力,同时也反映了音乐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就中一指忽差移,风惊别调凄凉久。
  • “就中一指”指的是音乐中的一个特定部分或技巧,这个细节可能非常独特或引人注目。
  • “差移”意味着这个特定的技术或手法发生了微小的变化或调整。这种微妙的变化可能会对整体的旋律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 “风惊”可能是指外界环境的变化或意外情况的发生,导致原本稳定的音乐节奏变得不稳定或混乱。
  • 最后,“凄凉久”表达了音乐因这种微小的变化而导致的整体情感上的失落感或不悦。这表明即使是微小的变化也可能对音乐的整体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
  1. 蜀江烟水接华清,并辔何如并笛情。
  • “蜀江烟水”描绘了一幅四川地区的山水画面,其中的“蜀江”指的就是四川的江河。“接华清”意味着这些景色与历史上著名的华清池相连,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并辔”指的是并排骑行的意思,这里可能是指两位骑马的人并行而行。“何如并笛情”则询问并排骑行和同时吹笛哪个更有吸引力或更有情趣。这句话可能暗示了音乐与旅行相结合的浪漫意境,即在旅途中一边骑行一边吹奏笛子,感受沿途的风景和音乐的陪伴。
  1. 可怜一曲升平调,弄作鸾铃哀怨声。
  • “升平调”指的是一种传统的、喜庆的乐曲,通常用于庆祝和平或繁荣时期。
  • “鸾铃哀怨声”则描述了这种乐曲被演奏出来时的情景,可能是由于演奏者的情绪不佳或其他原因导致声音带有哀怨之情。这里的“哀怨声”强调了乐曲本身的情感表达,以及演奏者对这种情感的投入和展现。
  • 整句诗通过对比升平与哀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展示了音乐在不同情境下的魅力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首诗通过对一系列自然景象和人类活动(包括音乐、舞蹈、绘画等)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物情感和行为的细腻刻画,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艺术观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