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发深谷,修篁生茂林。
托根偶相并,香霭凌繁阴。
逢时苦不早,霜雪纷相侵。
耻为桃李妍,眷怀金石心。
幸此平安意,起坐弦吾琴。

【注释】:

兰竹篇:以兰花和竹子为题材的诗篇。

幽兰:指生长在深山幽谷里的兰花。

修篁:指长着茂密竹叶的竹林。

托根:借指依附。

偶相并:偶尔相互依偎。此处形容兰花和竹子虽然生长环境不同,但都扎根深谷之中,相互依偎。

香霭:花香弥漫。

霜雪纷相侵:形容寒霜冰雪对兰花和竹子的侵袭。

妍:美好。

金石心:比喻志向高远、坚定不移的心志。

平安意:指平安吉祥之意。

弦吾琴:弹起琴来。

【赏析】:

《兰竹篇》是一首咏兰颂竹的诗歌,诗人通过描写兰花和竹子的生长环境、相互依偎的情景以及它们面对严寒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这两种植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坚韧不拔、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品质的赞美。

首句“幽兰发深谷”,描绘了兰花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的景象,这里的“幽”字既形容了兰花生长的环境之幽静,也暗示了兰花的高洁品质。接着,“修篁生茂林”,则将视线转向了竹林,描述了竹林茂盛的景象。两句诗通过对兰花和竹子生长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为接下来的咏物抒情奠定了基础。

“托根偶相并”,进一步描绘了兰花和竹子之间的相互依偎关系。在这里,“托根”指的是依附于某物而生,而“偶相并”则表示它们偶尔会相互靠近,共同度过时光。这一细节描绘不仅丰富了诗意,也为后文表达了作者对两者共同成长的情感提供了铺垫。

“香霭凌繁阴”一句,则是对兰花香气四溢、弥漫在四周的情景进行了形象的描绘。这里的“香霭”既指兰花散发出的香气,也暗喻了诗人内心对这种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向往。同时,“凌繁阴”则表现了兰花在繁茂枝叶之下依然能够散发幽香的特点,展现了其坚韧不屈的品质。

随着时间的流转,“逢时苦不早”一句,却透露出诗人对时机把握的无奈。在这里,“逢时”指的是遇到合适的时机,“苦不早”则表示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能及时把握机会的遗憾。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兰花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担忧。

“霜雪纷相侵”一句,则是对兰花和竹子在严冬中经受风霜雨雪侵袭的情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这里的“霜雪”既指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也象征着人生中的种种磨难和考验。而“纷相侵”则强调了这些磨难对兰花和竹子的影响之大,甚至让它们感到难以承受。

在整首诗的结尾部分,“耻为桃李妍”一句,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与坚持。在这里,“桃李”通常被视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而“妍”则指美丽、动人之意。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真正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仍能保持坚定信念的决心。

“眷怀金石心”一句,则进一步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在这里,“眷怀”意为怀念、思念,而“金石心”则是指坚贞不渝、坚定不移之心。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兰花和竹子那种坚韧不拔、不畏艰难险阻精神品质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

《兰竹篇》通过细腻的描绘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塑造了兰花和竹子的形象,并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深入挖掘和解读,展现了诗人对这两种植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坚韧不拔、不畏艰难险阻精神品质的赞美。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