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境苦尘俗,高居山水区。
轩楹出岑蔚,窗户凌清虚。
左挹群木华,右眄云烟舒。
日夕有佳趣,萧爽真吾庐。
《咏张汝庸环秀楼》
人境苦尘俗,高居山水区。轩楹出岑蔚,窗户凌清虚。左挹群木华,右眄云烟舒。日夕有佳趣,萧爽真吾庐。
注释:
人境苦尘俗,高居山水区。
这两句诗描述了张汝庸居住的环秀楼所在环境的美好和远离尘世喧嚣的特点。”人境”指的是人们居住的地方,”苦尘俗”则表达了对尘世的厌恶和向往。”高居”表示居住在高处,”山水区”则说明周围是山水环绕的美丽景色。
轩楹出岑蔚,窗户凌清虚。
这句诗描绘了环秀楼内部的景象。”轩楹”指的是楼房的廊柱,”出岑蔚”形容它们矗立在高高的山峦之间,显得格外壮丽。”窗户”则是指环秀楼的门窗,”凌清虚”形容它们飞逸于清新的天空之上,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左挹群木华,右眄云烟舒。
这句诗描述了环秀楼左侧的风景。”左挹群木华”意味着环秀楼左侧有茂密的树木和花朵,给人一种繁花似锦的感觉。”右眄云烟舒”则描绘了环秀楼右侧的景色,云彩缭绕,烟雾弥漫,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日夕有佳趣,萧爽真吾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环秀楼的喜爱之情。”日夕”指的是傍晚时分,”有佳趣”意味着这个时候有美好的情趣和乐趣。”萧爽真吾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环秀楼的喜爱之情,认为它真是属于自己的理想居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张汝庸所居环秀楼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韵味,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之地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对环秀楼内外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将环秀楼与尘世的喧嚣和纷扰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其对这片美丽之地的钟爱之情。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