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山上松,挺挺凌云标。
涓涓山下泉,混混东归流。
根源夙有托,高远群无俦。
洵美山中人,寓迹山之幽。
栽培与盈进,比则事藏修。
朝登玄鹤岑,夕汲青蘋洲。
巢居漱芳润,亦足忘吾忧。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亭亭山上松,挺挺凌云标。
注释:“亭亭”形容树木直立的样子,常用来比喻文雅、端正。“山上松”指的是生长在山上的松树,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长寿。“凌云标”指直插云霄的标杆,这里比喻松树的高耸入云。
第二句:涓涓山下泉,混混东归流。
注释:“涓涓”形容水流细小而连续不断。“山下泉”指山脚下的泉水,通常清澈见底。“混混东归流”描绘了泉水从东面流向西边,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方向和动态。
第三句:根源夙有托,高远群无俦。
注释:“根源”指事物的本源或起点。“夙有托”表示自古以来就有依托之地。“高远群无俦”意味着它位于高处且与众不同,没有可比肩的对象。
第四句:洵美山中人,寓迹山之幽。
注释:“洵美”是形容词加动词的结构,意为确实美好,这里指山中景色宜人。“寓迹山之幽”表达了诗人选择隐居在深山之中的生活态度,强调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第五句:栽培与盈进,比则事藏修。
注释:“栽培”指培养和培育。“盈”通“盈”,表示充实、丰富。“事藏修”意味着将学问和才能隐藏起来,不外露。这句话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在修养,不被外界名利所动的生活态度。
第六句:朝登玄鹤岑,夕汲青蘋洲。
注释:“玄鹤”指传说中的仙鸟,常用以象征高洁。“岑”为山石,此处可能指山峰。“汲”指打水。“青蘋洲”是一种水中植物,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清澈的小湖或溪流旁的草地。
第七句:巢居漱芳润,亦足忘吾忧。
注释:“巢居”指在树上建巢居住。“漱芳润”意指沐浴在芬芳的水气中。“忘吾忧”表示忘却烦恼,感到快乐满足。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在山林中得到的精神慰藉和心灵自由。
译文
亭亭高耸的松树,挺拔直指天际。
细流潺潺的山下泉,缓缓向东流淌。
深根于土,不与世俗争辉。
山中人美名传颂,隐居山中心旷神怡。
培育知识与美德,内省修养胜于外显。
朝观飞鸟翱翔于高山,晚饮清泉涤荡心尘。
栖息于树梢,享受芬芳滋润,足以忘记世间烦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松树、泉水、山中人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山水画卷。诗中的松树象征着坚韧和长寿,泉水则代表了清新与纯洁,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理想的隐逸生活场景。而山中人则是这一理想生活的最佳诠释者,他们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遗世独立的美学境界,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