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初日转花梢,流丽声随雨露高。
见说群飞不逾济,鲁经何事纪来巢。
【注释】
鸲鹆:一种鸟类,羽毛呈黑色,尾长,善于鸣叫。古人常用“鸲鹆来巢”比喻贤人隐居。鲁经:鲁国编著的《春秋》经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赏析】
诗以鸟语起兴,写鸟儿初见阳光时的情景。“微微”、“转花梢”,写出了初见阳光的细微、娇柔。“流丽声随雨露高”则写出了鸟儿鸣叫声的特点和美妙。“群飞不逾济”,“济”,指黄河渡口。这里暗指鲁国的孔子,因为孔子曾游历到黄河边上。“鲁经何事纪来巢”意思是说孔子在周游列国时,路过鲁国,鲁国编著的《春秋》中为什么有孔子来鲁国讲学的记载呢?这是诗人借题发挥,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感慨。这首诗语言清新明快,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