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峰边合涧东,风光不与昔游同。
春蚕作茧柔桑尽,社燕移巢旧巷空。
风荡泉声犹振激,雨阴山色久溟蒙。
结茆便欲岩栖老,时物惊心归兴浓。

注释:

灵秀峰边合涧东流的山,风光不再与往日相同。

春天蚕茧作茧蚕丝尽,燕子移巢旧巷空荡荡。

风雨激荡泉声仍激荡,雨云遮住山色久蒙笼。

在岩洞中结草屋打算隐居,时事变迁令人心惊胆落。

赏析:

《四月十三日游灵隐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作者在灵隐游览时看到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首联:“灵鹫峰边合涧东,风光不与昔游同。” 这两句诗描述了作者站在灵鹫峰边,眺望着合涧东流的山水景色。这里的“风光不与昔游同”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游玩时的美景已经无法重现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界的变迁。

颔联:“春蚕作茧柔桑尽,社燕移巢旧巷空。”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蚕茧作茧蚕丝尽,燕子移巢旧巷空的场景。这里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世界变迁的感慨。蚕丝尽意味着春天的终结,燕子移巢则象征着旧事物的消逝。

颈联:“风荡泉声犹振激,雨阴山色久溟蒙。” 这两句诗描绘了风吹动泉水的声音依然响亮,雨水遮挡山色使之显得更加朦胧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世界变迁的无奈和感叹。

尾联:“结茆便欲岩栖老,时物惊心归兴浓。”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在岩石上搭建茅草屋隐居的愿望,以及对时事变迁感到震惊和担忧,从而激发出回归故乡的热情。这两句诗体现了作者在面对时光流逝、世道变迁时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感叹,又有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