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时节最宜人,忘却东风已过春。
犹有落花随水尽,渐看幽竹出墙新。
十年壶榼嗟为客,五亩园居待卜邻。
游赏事同情趣别,前湖歌舞正通津。
【解析】
“清和时节最宜人”一句,是全诗的总领,诗人以清和时节最宜人的诗句开篇,点出自己游灵隐的佳境。“忘却东风已过春”,是说春天已经过去,而自己还在欣赏着春天的美好。“犹有落花随水尽,渐看幽竹出墙新”,两句写诗人在游赏灵隐时所见到的景色。“犹”字表明了诗人对景物的留恋之情,他看到春天的景色虽然已经消失,但是还有落花随着流水而去,而新的竹子却从墙里探出头来,显得生机勃勃。“十年壶榼嗟为客”“五亩园居待卜邻”,两句写自己的游山经历。“十年壶榼嗟为客”是说自己在杭州十年,像陶渊明一样寄居在朋友家,过着客旅生活。“五亩园居待卜邻”是说在杭州的这十年时间里,一直寄居于朋友家中,没有自己的家园。
“游赏事同情趣别,前湖歌舞正通津”,两句写自己游览灵隐寺的所见之景。“游赏事同情趣别”,是说自己在游览灵隐寺的时候,看到的美景和以前看到的景色完全不同了,因为这里不同于以前游览的西湖。“前湖歌舞正通津”一句,写的是自己在游览灵隐寺时的所见。这里的歌舞正是通向灵隐寺的必经之路。
【答案】
译文:
清和时节最宜人,忘却东风已过春。
犹有落花随水尽,渐看幽竹出墙新。
十年壶榼嗟为客,五亩园居待卜邻。
游赏事同情趣别,前湖歌舞正通津。
赏析:
本词作于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四月十三日。词人当时在杭州,寓居友人处,重游灵隐寺。此词先以清明时节游历名胜,抒发感慨;后以游览灵隐的感受,表达自己对故土难舍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