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扶残醉过湖堤,物候催新客思迷。
桑柘林疏蚕事促,菰蒲水浅鹭行低。
泉声落涧龙渊近,山势凌空鸟道齐。
苦欲相留留不得,晚风斜日杜鹃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三月晦日游龙井》。下面逐句翻译并附上赏析:

三月晦日游龙井(译文): 三月的最后一天,我去游历龙井。

倦扶残醉过湖堤(译文): 我带着酒意,扶着身体,走过湖边的石桥。
物候催新客思迷(译文): 随着季节的变化,新的植物开始生长,我的思考也随之变得迷茫。
桑柘林疏蚕事促(译文): 桑树和柘树稀疏地分布在树林里,蚕农们开始忙碌起来。
菰蒲水浅鹭行低(译文): 水浅的地方,菰草和蒲叶生长得很茂盛,白鹭在水中行走时显得有些低矮。
泉声落涧龙渊近(译文): 泉水从山涧中流淌出来,声音如同龙在水中游动。
山势凌空鸟道齐(译文): 山峰高耸入云,山路仿佛是鸟儿飞翔的路径。
苦欲相留留不得(译文): 我非常想留下,但最终还是不得不离开。
晚风斜日杜鹃啼(译文): 傍晚的凉风和斜阳下,杜鹃鸟在枝头啼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三月晦日游览龙井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倦扶残醉过湖堤,物候催新客思迷”表达了他对春天到来后万物复苏、春意浓浓的景色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颔联“桑柘林疏蚕事促,菰蒲水浅鹭行低”则具体描绘了龙井周边的自然景观,既有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有宁静致远的意味。颈联“泉声落涧龙渊近,山势凌空鸟道齐”通过声音和视觉的结合,展现了龙井的自然美景。尾联“苦欲相留留不得,晚风斜日杜鹃啼”则透露出作者对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大自然中生命循环、生生不息的哲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示了他的才情和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